片剂存在的问题及片剂包衣(3学时)(三)

片剂存在的问题及片剂包衣(3学时)(三)

ID:5430910

大小:903.00 KB

页数:61页

时间:2017-11-12

片剂存在的问题及片剂包衣(3学时)(三)_第1页
片剂存在的问题及片剂包衣(3学时)(三)_第2页
片剂存在的问题及片剂包衣(3学时)(三)_第3页
片剂存在的问题及片剂包衣(3学时)(三)_第4页
片剂存在的问题及片剂包衣(3学时)(三)_第5页
资源描述:

《片剂存在的问题及片剂包衣(3学时)(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本节要求影响片剂成型的基本因数片剂在制备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片剂的包衣及常见衣膜片剂的质量要求片剂的处方分析及工艺(一)片剂的成型及其影响因素 片剂的成型片剂成型是一个物理压缩过程。模孔中的颗粒受到上、下冲的挤压后。首先发生相对移动或滑动(例如小颗粒挤入到大颗粒的空隙当中),从而排列得更加紧密合理。然后,颗粒被迫发生塑性或弹性变形,使体积进一步缩小。同时,亦有部分颗粒破碎而生成大量新的、未被污染(未吸附空气)的颗粒,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表面自由能,因此表现出较强的结合力,加之静电力的作用,终于使原来松散堆积的颗粒固结成具有一定孔隙率的片状物即片剂。发生重新结晶而形成

2、“固体桥”,使众多的相邻颗粒借助于这种“固体桥”而联接起来。影响成型的因数1.药物的可压性任何物质都兼有一定的塑性和弹性,若其塑性较大,则称其为可压性好。压缩时主要产生塑性变形,易于固结成型;若弹性较强,则可压性差,即压片时所产生的形变趋向于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致使片剂的结合力减弱或瓦解,发生裂片和松片等现象。这种弹性复原现象可以用弹性复原率定量地加以测定,其计算公式如下:弹性复原率=Ht-Ho/Ho×100%这种弹性复原现象可以用弹性复原率定量地加以测定,其计算公式如下:Ht--片剂推出模孔后的高度,可用卡尺方便地量出Ho──片剂被加压时的高度。2药物的熔点及结晶形态由上述

3、片剂成型理论可知,药物的熔点较低有利于“固体桥”的形成,在其它条件相同时,药物的熔点低,片剂的硬度大(但熔点过低,压片时容易粘冲);立方晶系的结晶对称性好、表面积大,压缩时易于成型;鳞片状或计状结晶容易形成层状排列,所以压缩后的药片容易分层裂片,不能直接压片;树枝状结晶易发生变形而且相互嵌接,可压性较好,易于成型,但缺点是流动性极差。3.粘合剂和润滑剂一般而言,粘合剂的用量意大,片剂愈易成型,但应注意避免硬度过大而造成崩解、溶出的困难。润滑剂在其常用的浓度范围以内,对片剂的成型影响不大。但由于润滑剂往往具有一定的疏水性(如硬脂酸镁),当其用量继续增大时,会过多地覆盖于颗粒的

4、表面,使颗粒间的结合力减弱,造成片剂的硬度降低。4.水分颗粒中含有适量的水分或结晶水,有利于片剂的成型。而适量的水分在压缩时被挤到颗粒的表面形成薄膜,起到一种润滑作用,使颗粒易于互相靠近,从而片剂易于形成。当压成的药片失水后,发生重结晶现象而在相邻颗粒间架起了“固体桥”,从而使片剂的硬度增大。5压力一般情况下,压力愈大,颗粒间的距离愈近,结合力愈强,压成的片剂硬度也愈大,但当压力超过一定范围后,压力对片剂硬度的影响减小。加压时间的延长有利于片剂成型,并使之硬度增大。(二)片剂制备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原因分析裂片和顶裂松片粘冲片重差异超限崩解迟缓崩解机理简介①可溶性成份迅速溶解

5、,形成很多溶蚀性孔洞,致使片剂难以继续维持其片状形式而蚀解溃碎即崩解;②“固体桥”溶解,结合力消失,片剂作为一个整体就难以继续存在,从而发生崩解;③有些片剂中含有遇水可产生气体的物质。④这些崩解剂将吸收水分并发生体积膨胀,使片剂的结合力被瓦解,从而发生崩解现象。⑤湿润热片剂吸水后,其中的成份被湿润产生湿润热,这种湿润热使片剂中的空气膨胀,从而造成片剂的崩解。片剂不论是何种崩解机理,水份的渗入是片剂崩解的首要条件,水份的渗入一般是通过毛细管作用渗入:L:液体进入毛细管的距离。R:毛细管半径;γ:液体表面张力。θ:液体和毛细管的接触角。η:液体黏度影响崩解的因素①原辅料的可压性

6、②颗粒的硬度③压片力一般情况下,压力愈大,片剂过硬,难以崩解。④表面活性剂:⑤润滑剂⑥粘合剂:粘合力越大,片剂崩解时间越长。一般而言,粘合剂的粘度强弱顺序为;动物胶(如明胶)>树胶(如阿拉伯胶)>糖浆>淀粉浆。⑦崩解剂:就目前国内现有的崩解剂品种而言,一般认为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和羧甲基淀粉钠(CMS-Na)的崩解效果较好,⑧片剂贮存条件溶出超限片剂在规定的时间内未能溶解出规定量的药物,即为溶出超限或称为溶出度不合格,这将使片剂难以发挥其应有的疗效,因为片剂口服后,必须经过崩解、溶出、吸收等几个过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问题都将影响药物的实际疗效。对于片剂和多数

7、固体剂型(如散剂、胶囊剂等)来说,可用Noyes-Whitney方程可说明剂型中药物溶出的规律。Noyes-Whitney方程的形式是:dC/dt=kSCs(4-1)dC/dt─溶出速度K--溶出速度常数S─溶出质点暴露于介质的表面积Cs--药物的溶解度①可采用药物微粉化的方法来增加表面积S,从而加快药物的溶出速度。②制备研磨混合物③制成固体分散物④吸附于“载体”后压片难溶性药物增加溶出速度的主要手段思考题:Glibenclamide为一水难溶性药物,在作成固体片剂的考虑因素.Glyburideisawhitet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