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的一般规律.doc

感觉的一般规律.doc

ID:54699391

大小:5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4-20

感觉的一般规律.doc_第1页
感觉的一般规律.doc_第2页
感觉的一般规律.doc_第3页
感觉的一般规律.doc_第4页
感觉的一般规律.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感觉的一般规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感觉的一般规律作为教师考试中的必考知识点,考生是否能正确理解其含义,准确区分其不同,对考试的得到情况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那么,如何正确理解感觉的一般规律这个知识点呢,中公讲师将在此帮您进行释疑解惑。一、感受性与感觉阈限1、感受性感受性是感受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也就是人对刺激的感觉灵敏程度。需要强调的是,感受性是一种能力,是人对刺激的感觉灵敏程度,例如当一个人受到蚊虫叮咬时能立刻拍死蚊子,就说明这个人的感受性比较好,对蚊虫叮咬的痛觉感受十分灵敏,这就是一种能力。感受性又分为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1)绝对感受性是感觉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如上

2、文中蚊虫叮咬的例子,就是人能够刚刚有所感觉或刚刚能够感觉到疼痛的能力或灵敏程度。再比如,你刚刚能够感觉到饭菜里有咸味儿的能力,就是你对咸味儿的感受性。(2)差别感受性是能察觉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的能力。如在饭菜里继续加盐,你能够刚刚感受到菜的咸度上有变化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的共同之处在于,二者都是感受能力,强调了感觉的灵敏程度;其不同之处在于,绝对感受性是感觉的从无到有,而差别感受性是人对最小刺激的辨别能力。2、感觉阈限感觉阈限是指能够引起人感觉的刺激范围,感受性是通过感觉阈限来测量的。因而需要注意的是,感觉阈限与感

3、受性不同,它不是对刺激的感受能力,而是一个量值。感觉阈限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1)绝对感觉阈限是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例如,在饭菜里加一勺盐A就能感觉到饭菜里有咸味儿了,那么一勺盐这个量值就是A的绝对感觉阈限。(2)差别感觉阈限也叫差别阈限,又称最小可觉差,是指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是将一个刺激与另一个刺激区分开来的最小差别量。例如在已经有咸味儿的菜里继续加盐,再加半勺,A就觉得这个菜比刚才更咸了,这个半勺就是A的差别感觉阈限。因而,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一个量值,代表着个体感受性的高低

4、;其不同之处在于绝对感觉阈限是表示个体刚刚能够有所感觉的那个临界值,而差别感觉阈限是个体刚刚能够区分刺激变化的最小刺激量。那么,感受性和感觉阈限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我们进一步用一个例子说明。假设有A和B两个人。在A的菜里放1勺盐,A就刚刚能够感觉到菜里有咸味儿了;在B的菜里放3勺盐,B才能够刚刚感觉到菜里有咸味儿。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出,A的感受性比较高,而B的感受性比较低,但相应地,1勺就可以表示A的对咸味儿感觉阈限,相对于B来说这个量较小;而3勺表示的B对咸味儿的感觉阈限,相比于A来说,量比较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之间

5、是呈反比关系。同样,假设在A的菜里再加0.5勺盐,A就能感觉到菜在咸度上有变化,而在B的菜里再加2勺盐,B才能感觉到菜在咸度上有所不同。那么0.5和2在这里就能够分别代表A和B对咸味儿的差别感觉阈限,A的差别感觉阈限更低,而B的差别感觉阈限更高;而与此相反,A的差别感受性更高,而B的差别感受性更低。由此可见,差别感觉阈限和差别感受性之间也是呈反比关系。综上所述,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感觉阈限越大,感受能力越差。二、感受性变化的规律(感觉现象)(1)感觉适应刺激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在这个概念里需要注意一个关键词

6、“持续”,只有持续作用的刺激才会引起感觉适应,短暂的刺激不会引起感觉适应,如一闪而过的强光只会让人感到刺眼,并不会引起感觉适应。此外,持续作用的刺激可以引起感受性发生变化,这里的“变化”指的是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一般情况下,持续作用的强刺激使感受性降低,例如习惯吃的很咸的人,对咸味儿的感受性就会降低;持续作用的弱刺激使感受性增高,例如习惯吃的很清淡的人,对咸味儿的感受性就会增高。根据感觉器官的不同,我们可以把感觉适应分为视觉适应、嗅觉适应和皮肤觉的适应等。视觉适应: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1暗适应:顾名思义就是适应暗的过程,从亮的环

7、境到暗的环境,开始看不到东西,后来逐渐看到了东西,这就叫暗适应。例如睡觉之前要关灯,关灯以后就会感觉到眼前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见。但是过一段时间,特别是晚上起来上厕所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不用开灯,你也能看清房间里的环境,找到卫生间在哪里,这就是暗适应——是在光刺激由强变弱的情况下发生的感受性提高的过程。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视紫红质分解的速度较慢,暗适应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2明适应:顾名思义就是适应明的过程,从暗的环境到亮的环境,开始觉得光线刺的眼睛睁不开,很快就习惯了,这就叫明适应。例如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从家里走到室外就会感到阳光刺得人睁不开眼

8、,但是很快就能够看得清周围的景物了,这就是明适应——在光刺激由弱变强的情况下发生的感受性降低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