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观课议课》有感.doc

《怎样观课议课》有感.doc

ID:54949332

大小:22.0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4-24

《怎样观课议课》有感.doc_第1页
资源描述:

《《怎样观课议课》有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怎样观课议课》有感《怎样观课议课》是一本让我读完而无枯燥厌烦之感的教育理论书籍,《怎样观课议课》读后感.陈大伟教授提倡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教师教育工作中,提出了全新的“观课议课”理论,通过书中一个个生动案例的诠释,让人读完不禁眼前一亮、为之震撼.为何称为“观课议课”,与以往的“听课评课”有何不同?书中作了详细阐述:观课与听课比较,“听”主要指向声音,“听”的对象主要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有声语言往来;而“观”强调用多种感官(包括一定的观察工具)收集课堂信息.更重要的是,观课追求用心灵感受课堂,体悟课堂.评课与议课比较,“评课”

2、侧重对课的好坏下结论、做判断;“议课”是围绕观课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议”的过程是展开对话、促进反思的过程.其实名词的变化不是重点,重要的是研究课堂教学的实质理念与方式方法.研读《怎样观课议课》一书后,再反思以往我们惯常的听课评课活动,更为观课议课理论折服.我想在今后的观课议课中,有一下几方面是要注意加强的:1、加强交流.常常我们是坐到教室中才知道今天听课的内容,即便是提前知道课题也不会事先做些了解准备,这样对于不熟悉教材的人来说,听课的效率就会很低.通常上课者对课堂教学的设计及意图听课者事前是不得而知的,要在听课的

3、过程中自己慢慢揣测体会,读后感《《怎样观课议课》读后感》.而如果课前上课者有所说明、听课者有所了解,那么听课过程中目的性就会更明确,效率也会更高.在议课的过程中,平等的交流更为重要.陈大伟教授指出:观课议课不是为了展示教师自己多么出色优秀,而是为了发现和解决教师专业发展、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所以,尊重、平等、交流,使上课者和观课者消除隔阂、直面问题、共同分享,才能取得议课的成功.2、明确主题.通常的听课评课活动往往面面俱到,这种方式看似全面,但也隐含着听课者对课的思考不够深入,泛泛而谈,在有限的研讨时间内不能使议课达到一定的深度,对上

4、课者的帮助不大.陈大伟教授提倡观课议课要有相对集中的问题和主题.看看书中的案例,都很好的表明了这一点.比如:一节课超时,探讨是哪些地方“浪费”了时间?语文课观察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理解方面的做法和效果.…有主题才能有重点,才能更深入,更有效.3、以学论教.我们习惯在听课时关注教师是怎样教的.有时甚至过分注重教师的语调、体态、形象等带有表演特质的因素.很多时候我们把教学效果不理想归罪于学生,常常我们会说:你这样设计是好的,就是学生不配合.加涅认为:教只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习.在“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下,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状态作为观课议课

5、的重点,以学的方式、效果来思考教学方式的合理性,这样才能更有效的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4.加强反思.教学反思是当下大力提倡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方式.观课议课的目的是改进课堂教学,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所以无论是上课者还是观课者,不能满足于这一课的顺利结束.应该立足于一课而放眼于将来,要通过眼前这一课的研究与思考,对自己教学行为背后的观念进行批判、反思、重建,以求得自身教学行为长效的改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