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观课议课.doc

怎样观课议课.doc

ID:62455590

大小:3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2-27

怎样观课议课.doc_第1页
怎样观课议课.doc_第2页
怎样观课议课.doc_第3页
怎样观课议课.doc_第4页
怎样观课议课.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怎样观课议课.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怎样观课议课一、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 1、目前听课评课存在的一些问题 ⑴听课方面存在的问题     听课写标题,如果老师无板书,听课记录上就是空白     听课随意,接听手机,讲小话;坐在最后面,远离学生     仅听教师讲了什么,不注意观察学生      仅听教学表面的东西,注重授课形式不注重内容  ⑵评课方面存在的问题     只听课、不评议      一些学校在听课评议方面,虽然也有教师听课评议的相关规定,也组织教师听课,却是只听课不评议。教师们听完课后,便各自拿起手中的笔,在听课评议表的相

2、关栏目中要么画上对号,要么写上ABCD,然后将表格交上便“大功告成”。       听课评议成了表扬奉承大会      大家都纷纷列出某某教师诸如备课充分、教学思路清晰、课堂组织合理、语言生动流畅等优点,面对与缺点与不足要么只字不提,要么轻描淡写。这样的听课评议纯粹是应付形式,浪费时间。  为什么?其一,碍于情面。大家都在一个学校共事,抬头不见低头见,再加上都学会听好话的习惯。其二,担心对自己不利。因为听课评议是互相的,害怕说了别人的短处而引来“杀身之祸”。  跟着领导意思走有领导在场时,大家出于

3、尊重,让领导先发言,领导说好,大家都跟着说好,领导说不好,大家也都跟着说不好。参加评议的教师成了领导的附和者,听课评议跟着领导的意思走。 评课过程形式化:不痛不痒,敷衍了事评课过程表面化:“这位老师教态自然,语言清晰,板书工整,作了充分准备。”即使涉及课堂实质,也是就事论事。评课结论两极化:一是虚假、讲好话的评课方式;二是否定、伤自尊的评课方式。  总结:听课评课过于关注教师,而忽视学生;过于关注教师的课好不好,而忽视教师教学一些共同问题的研究;过于就事论事,而忽视拓展研究;过于着眼当事教师,而忽

4、视教师的共同发展。 2、听课评课与观课议课的不同 观课与听课比较:①“听”指向声音,“听”的对象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有声语言往来;而“观”强调用多种感官(如眼、耳等)以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收集课堂信息。包括师生的语言和行为、课堂的情境与故事、师生的状态与精神等。②“听”往往是一般性了解,而非用于研究的目的;而“观”的目的却指向一定的研究问题,有明确的目的。③“听”往往是面面俱到,缺乏针对性,而“观”是针对研究问题收集相关的课堂信息,针对性强。④“听”往往是凭借经验进行,而“观”

5、需要理论的指导,需要借助观察记录表等。  评课与议课比较:①“评”是对课的好坏下结论、做判断;“议”是围绕观课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议”的过程是展开对话、促进反思的过程。②“评”有被评的对象,下结论的对象,有“主”“客”之分;“议”是参与者围绕共同的话题平等交流,“议”要超越“谁说了算”的争论,改变教师在评课活动中的“被评”地位和失语现状。③评课活动主要将“表现、展示”作为做课取向,做课教师重在展示教学长处;议课活动以“改进、发展”为主要做课取向,不但不怕出现问题,而且鼓励教师主动

6、暴露问题以获得帮助,求得发展。④评课需要在综合全面分析课堂信息的基础上,指出教学的主要优点和不足;议课强调集中话题,超越现象,深入对话,议出更多的教学可能性供教师自主选择。  由听评课到观议课不仅仅是一个名字转换的问题,更是一种理念的更新。我们要的是对听评课内涵的丰富,而不是为了更改一个名字。 二、走向有效的观课议课 ㈠有效的观课议课从营造氛围开始 1、培育民主、互助、和谐的团队精神和平等民主的教学研究文化,营造平等对话的研究氛围。 业务副校长不仅要有专业上的权威,更要有凝聚教师的人格魅力,要率先

7、垂范,充分发挥全校教师的集体智慧。要充分发挥名师、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建设进取、合作、民主的学校文化。  2、议课不是对课堂教学下结论的评课,议课要对课堂教学的问题和现象“议”。它有一个策略就是直面问题,议课中的问题不能带到对教师的评价和奖惩中去,这样才能“议”起来。但现在很多领导却难免不把这些问题带到对老师的评价中。业务副校长可以跟老师说明这个前提。 3、引导教师理性看待课堂遗憾 叶澜教授: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有待完善的课。它不可能十全十美的,它应该是真实的,不粉饰的,值得反思的,可以重建的课。“

8、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陷的。”  于漪:“我上了一辈子课,教了一辈子语文,但还是觉得上了一辈子深感遗憾的课。” ㈢有效观课议课从观课准 备开始1、提前协商观课主题 在课前充分沟通和交流,使授课教师和观课者在课前达成充分理解和信任,并形成共同的观课议课主题。当前,最有效的观课主题是有效教学。准备观课时便可预设这个主题。 如:合理确定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要确切,学习目标要明确,学习目标要注重基础,学习目标要面向全体,  再如:发挥学生主体:三个必讲――核心问题必讲、思路方法必讲、疑点难点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