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流行病学课件

传染病流行病学课件

ID:5498676

大小:1.39 MB

页数:51页

时间:2017-12-14

传染病流行病学课件_第1页
传染病流行病学课件_第2页
传染病流行病学课件_第3页
传染病流行病学课件_第4页
传染病流行病学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染病流行病学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传染病流行病学第一节概述传染病的现况一些传染病已经得到有效的控制。一些以前被控制的传染病的发病率再度上升。一些新的传染病层出不穷。AIDSSARS禽流感一、新发传染病的分类1.新病原体引起的新发传染病:HIV2.新变异株引起的新发传染病:SARS3.新认知的新发传染病:丙型和戊型肝炎、军团菌病和莱姆病(lymedisease)等。4.新确认的新发传染病:幽门螺旋杆菌5.在某地新流行的新发传染病二、新发传染病的流行特点1.流行范围广,影响因素多。2.传染性强,传播方式复杂。3.与动物关系密切。4.病死率高,危害大。第二节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一、传染过程及感染谱1、传染过程(infectionpro

2、cess):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并与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相关因素:病原体:传染力、致病力、毒力、数量、变异性宿主: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2、感染谱(spectrumofinfection)►隐性感染为主:脊髓灰质炎、乙脑►显性感染为主:麻疹病毒►多数死亡为主:狂犬病病毒隐性轻型中型重型死亡隐性轻型中型重型死亡重型死亡二、流行过程(epidemicprocess)流行过程是指病原体从一个感染的机体排出,经过一定的转移途径,转入另一个易感机体而形成新的感染的过程。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两个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疫源地:疫点、疫区1、传染源(sourceofinfect

3、ion)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1)病人作为传染源潜伏期临床症状期恢复期临床类型:重症或典型病人轻症或非典型病人慢性或迁延病人病程:潜伏期与传染期潜伏期(1)潜伏期的长短能够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2)判断患者受感染时间(3)确定接触者的检疫期限(4)确定免疫接种时间(5)评价预防措施效果传染期(1)决定病人隔离和消毒期限(2)传染期的长短可以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3)追查传染源和接触者(2)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种类:潜伏期病原携带者:麻疹、白喉、百日咳等。恢复期病原携带者:白喉、伤寒、痢疾等。健康病原携带者:乙肝表面抗原携带。意义:病

4、原携带者类型职业和活动范围行为生活方式(3)动物作为传染源家养动物、野生动物人兽共患病(zoonosis)流行病学意义:人与动物的接触机会和感染动物的数量是否有传播条件和媒介存在与人们的卫生知识和生活习惯有关2、传播途径传播机制:病原体不断地更换宿主的过程。主要途径: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粘膜、血液传播方式:水平传播、垂直传播传播媒介:空气、水、食物、节肢动物、日常生活用品、医疗器械等。(1)经空气传播传播方式:飞沫传播飞沫核传播尘埃传播流行规律:传播途径容易实现,传播迅速、广泛。多发于冬春季节,有些传染病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患者多为儿童发病与居住的拥挤程度有关。流感(2)经水传播:饮用水经饮水传

5、播的流行规律:流行形式多为暴发,常有“拖尾现象”患者无年龄、性别、职业的差别,除哺乳婴儿外,均可发病病例的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水源经常被污染时,病例可终年不断,发病呈地方性特点水源经消毒后,发病人数迅速下降霍乱伤寒(2)经水传播:疫水经疫水传播的流行规律:患者均有疫水接触史病人的年龄、性别、职业分布与接触疫水有关具有一定的地区性和季节性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暴发流行对疫水采取措施或加强个人防护后,可预防或控制疫情。钩体病血吸虫病(3)食物传播传播方式:动物感染、食品污染流行规律:流行形式多为暴发,少见“拖尾现象”患者均有进食同一食物病史,不吃者不病患者多集中分布在同一伙食单位患者无年龄、性别、职

6、业的差异停用污染食物后,疫情可迅速控制肝吸虫甲肝(4)接触传播传播方式: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播经间接接触传播的疾病流行特征:卫生条件差,卫生习惯不良,容易发病病例多呈散发,也可呈家庭或同居室聚集性无明显季节性,流行过程缓慢性病结膜炎(5)节肢动物的传播传播方式:机械性传播生物性传播流行特征:具有一定的地区性和季节性患者有明显的职业特征患者有一定的年龄差别发病率与媒介昆虫的密度呈正相关“外潜伏期”疟疾登革热(6)经土壤传播常见病原体:寄生虫:蛔虫、钩虫、鞭虫等病原体芽孢:炭疽、破伤风、气性坏疽等土壤被污染的方式:传染源的排泄物或分泌物污染土壤病畜尸体处理不当污染土壤流行病学特点:一般为散发与

7、接触土壤的机会和人们的卫生习惯有关(7)医源性传播易感者在接受治疗、预防或检验措施的时候,由于所用医疗器械、注射器、针头、采血器、导尿管等受到污染而引起的感染。由于输血或使用的生物制品或药物被病原体污染而引起。AIDS(8)垂直传播经胎盘传播:风疹、乙肝、艾滋病上行传播:白色念珠菌,葡萄球菌分娩引起的传播:淋球菌、疱疹病毒3、易感人群易感者:对某病缺乏免疫力的人易感人群:易感者组成的人群人群易感性:人群对某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