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学案 (2).doc

鱼我所欲也学案 (2).doc

ID:55000955

大小:8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25

鱼我所欲也学案 (2).doc_第1页
鱼我所欲也学案 (2).doc_第2页
鱼我所欲也学案 (2).doc_第3页
鱼我所欲也学案 (2).doc_第4页
鱼我所欲也学案 (2).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鱼我所欲也学案 (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京口区初中语文学科教学共同体九年级主备学校:丹中集备主讲人:陈文君课型:新授授课时间:月日授课班级:鱼我所欲也第一课时姓名评价【课前准备】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不为苟得也()为()宫室之美为之()一箪食()蹴尔而与之()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一豆羹()2、用“

2、”线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①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②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③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④是亦不可以已乎3、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解释题意。4、预习课文后,请你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写在下面的横线上。【课堂助学】一、解释

3、下列加点字的含义或用法鱼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贤者能勿丧耳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二、翻译下列句子京口区初中语文学科教学共同体九年级主备学校:丹中集备主讲人:陈文君课型:新授授课时间:月日授课班级:①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②由是则生而有不

4、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5京口区初中语文学科教学共同体九年级主备学校:丹中集备主讲人:陈文君课型:新授授课时间:月日授课班级:③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④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⑤此之谓失其本心。【当堂巩固】辨析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为宫室之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故不为苟得也()非独贤者有是心()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呼尔而与之()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为宫室之美()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舍生而取义者也()

5、所欲有甚于生者()万钟于我何加焉()【课后作业】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①故患有所不辟也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③所识穷乏者得我与④乡为身死而不受2、背诵全文并默写课文第一节。            5京口区初中语文学科教学共同体九年级主备学校:丹中集备主讲人:陈文君课型:新授授课时间:月日授课班级:鱼我所欲也第二课时姓名评价【课前准备】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课堂教学】问题

6、探究1、提问: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各赞扬斥责了什么样的人?2、思考本文的写作意图?谈给你的启示。3、在论述中心论点时,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4、语句流畅,气势充沛。①第3段运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好处?②课文中运用了许多两两相对的句子,它们的句式相同,意思相近或相反,说说这样写的好处。例如:A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B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5京口区初中语文学科教学共同体九年级主备学校:丹中集备主讲人:陈文

7、君课型:新授授课时间:月日授课班级:【当堂巩固】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习题【甲】《鱼,我所欲也》【乙】曾子(名参)衣敝衣以耕,普君使人往致封邑(给一座城)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不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选自《说苑》)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①故患有所不辟也________ ②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___________③蹴尔而与之_

8、__________  ④不我骄也__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中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赞扬了曾子不

9、受别人施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贵品质。4、请你从〔甲〕〔乙〕两文中提炼一个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作业】1、本文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2、从古至今有许多人用自己的宝贵生命谱写了一曲曲“舍生取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