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献璧教学反思.doc

和氏献璧教学反思.doc

ID:55009897

大小:26.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26

和氏献璧教学反思.doc_第1页
和氏献璧教学反思.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和氏献璧教学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和氏献璧》教学反思宏文小学吴静<<和氏献璧>>是北师大第六册的一篇文章,介绍的是楚国时期一个叫卞和的人得到了一块含有珍贵玉石的石头便去献给厉王和武王,分别被砍去了左右脚,文王登位以后发现这是一块宝玉,随即命名为“和氏璧”。 在教学中,我与学生首先学习了韩非子在描述卞和献璧故事中所写下的话“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题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这句话,并找出文中与这句话意思相关的句子,理解坚贞之士的意思。接着带着“为什么说卞和是一个坚贞之士呢?”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文章中卞和第一、二次卞和献璧的过程。在这个部分里,我重点抓住两条线索进行教学,其一体会玉匠两次

2、所说的话,其二体会卞和内心深处的痛苦。在体会玉匠态度变化中,我重点抓住玉匠所说的话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体会人物情感。在体会卞和内心深处的痛苦中,我抓住了两句话及一处留白,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第一处是卞和辩解的话,抓住关键词“急切、稀世珍宝、玉匠无知”,在揣摩诵读中感受卞和的痛苦。紧接着,我利用文中的留白引导学生想象第二次献璧后卞和痛苦的样子,并在文中找到卞和痛苦的句子,在读中孩子感受到了卞和不是为自己伤心而是为了宝玉的沦落而心痛,体会到卞和作为坚贞之士的忠诚。在这里我对前两次献璧及时进行了总结,孩子们感受到了卞和第一次献璧献出了自己的左脚,第二次献璧献

3、出了自己的右脚,第三次那就代表着他准备付出生命,卞和坚贞的形象更加跃然纸上。在了解第三次献璧的结果之后,我引导学生进行说话的练习,并适时进行全文总结,让学生认识到打动人心的不仅仅是这块玉,还有卞和历尽千难万险不放弃的精神,从而深化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人们常说“教学是一种遗憾的艺术”,通过这次教学活动,我深刻地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在这次教学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改进:    对学生的评价还不够及时,评价的语言还不够丰富。评价学生,是对学生现阶段学习方法的一个小结,也是调动其他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手段,因此作为老师一定要关注并评价每

4、一次学生的发言,用真心的鼓励换取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预设与生成的把握妹处理好,教师的课堂调控与教学机智能力仍需加强! 在教学中没有适当的点睛之笔。当学生体会到人物的品质时,作为教师要有梳理、概括学生的零乱的发言的能力,把学生语言中提到的闪光点做一下恰当的结语,这样对文章的内容学生就会产生整体的认识。我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