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复习指导

2014年高考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复习指导

ID:5502118

大小:372.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7-11-12

2014年高考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复习指导_第1页
2014年高考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复习指导_第2页
2014年高考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复习指导_第3页
2014年高考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复习指导_第4页
2014年高考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复习指导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年高考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复习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必考)2014、8、28考纲要求1.理解B(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C(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论述类文本”的四步解题法:泛读全文→审读题干→找信息区间→文题比对。(简称:读→审→找→比。)现代文阅读的选择题,在设置错误选项时,往往运用“似是而非”的手法,即在语言形式上靠近文本原句,而在表达意义上与原句悖离。第一步读(静心)—速读文本(一)阅读前可提出设问(1)文章论述的是什么问题?(2)

2、作者的基本立场、观点、情感和态度是怎样的?(3)本文为凸显立意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段和材料?(二)边读边画出关键词句1、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提示信息的词语(1)年代时间、数据及其概括语。如:多数、少量、部分、凡、凡是、所有、都、全、几乎、仅仅等表范围的词语。(2)重要的修饰限制词语。如:基本、根本、重要、最、十分、非常、总共等表示程度的词语。(3)已然未然。如:迄今为止,到目前为止,现在所见的等表时间的词语。(4)或然必然。如:如果、可能、也许、一定、必然等表判断的词语。2、有助于理清文章思路,避免逻辑错误的词语(1)因果(因为、因此……的原因是、因而、

3、由于、从而)。(2)转折(但是、反而、其实、实际上)。(3)并列或递进(也、又、不再是……而是……、不仅……还……)。(4)分类分层(首先、其次、“:”等等)(5)举例子(例如、如、人名)。温馨提醒:抓住关键词语要注意1、尽量落实到词,集中注意点。2、可以用符号将有用信息做好标记3、若有题目,根据题目把握全文的中心,若没有题目,找出出现频率较高的词,尽快弄清文章的论题及观点。4、注意把握全文的顺序,边读边理清思路,读完全文要整理出全文的中心主旨。5、去掉文本中作为材料的内容,挖掘出所要论证的话。第二步审(细心)—审读题干,明确题干要求及陈述对象(1)

4、选择“正确的”还是“错误的”。(2)选择“符合”的还是“不符合”的。(3)选择“属于”的还是“不属于”的。(4)是理解题还是分析概括题。第三步找(耐心)—扣住问题,耐心查找区位找信息区位。即阅读每一选项,并从原文中找到相对应的区位。(一是找准信息区——在上文、在下文、在上下文、在一句子,在一层、在一段、在若干段、在全文。二是找全信息点——同一个角度的信息有一点或若干点)查找方法:为确保准确性,对每个选项可以进行“投石探波”借助“标志语”处理:(1、投石探波法:将题干或选项表明目标的关键语句作为“石子”投到文章这个“水面”,以“石子”为圆心,一圈圈一层

5、层查找。)2、借助“标志语”第一、借助“角度性标志语”。即从哪个方面发表对问题的见解或介绍对象的特点。如”为什么、怎样、如何、认为等第二、借助“结构性标志语”。即表明层次、段落、角度、内容等照应、转换、提起、总结的语句.如:首先、其次、此外、不过、但是、那么、所以、不仅、又、前面所说的、在这种情况下、也、同时等。第四步比(细心认真)—文题比对,筛选判断信息比对是找错因。错因往往体现在选项的干扰点上。即“十大陷阱”论述类文本干扰项设置陷阱1.过于绝对6.偷换概念2.以偏概全7.答非所问3.混淆时间8.强加因果4.模糊范围9.已然未然5.无中生有10.张

6、冠李戴温馨提醒比对过程中,发现1、有的变化是形式上的,其核心内容没有变化;2、有的变化是本质上的,如张冠李戴、偷换概念、以偏概全,其表述内容与原文不同。3、需要特别注意的有些选项在原文中找不到相关的语句,需要仔细辨别是无中生有,还是合理的分析与判断。4、切记:每个错误项都是可以从原文中找出依据排除的。特别注意:1、“分析、概括”(1)、先弄清概括与归纳的区别概括,主要靠对要点的抽象归纳,主要靠对要点的抽取(2)、概括题的解题思路是找准概括的区域借助抽取与抽象经过整合来表达2、“论述类文本”干扰项着眼点:1、部分与整体;2、已然与未然;3、或然与必然;

7、4、先期与后期;5、主要与次要;6、原因与结果;7、言此与言彼;8、言多与言少;9、客观与夸大(或缩小);10、有据与凭空。3、设题的三种情形1、形同意同——信息吻合,直接判断2、形异意同——有所转换,实质一致3、形似意异——迷惑性大,格外留意温馨提醒:选择题选项的设置上的特点(1)选项的部分内容是原文的相关内容的直接转换。(2)不少选项的叙述不再是较多的照搬原文或稍加改造,不再纠缠于考察局部的、字面上词语概念内涵的细微差别辨析,更多的是着眼于文本内容的整体理解,着眼于繁杂信息的把握、筛选。采用一种有一定跨度的信息筛选整合方式,语言表达形式的转换中常

8、常还包括了一定的因果推断意味,隐含了一定的能力迁移要求,这种能力迁移可以看作是以文本为核心的依据。谢谢大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