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考点梳理.doc

高考语文考点梳理.doc

ID:55041488

大小:30.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26

高考语文考点梳理.doc_第1页
高考语文考点梳理.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考点梳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语文考点梳理一、语言知识(一)语音1、难度有所降低,不故意为难考生。近几年的“对中选错”的命题思路,与以往的“错中选对”相比明显降低了难度。2、注重异形同音汉字的误读和多音误读现象。3、读音的字都是在声母或韵母上有所不同,不涉及声调问题。4、词语、成语中难读字的读音要高度重视。例如“盥(guàn)洗”、“霰(xiàn)弹”、“饮鸩(zhèn)止渴”、“暴殄(tiǎn)天物”、“卷帙(zhì)浩繁”。(二)汉字1、考查使用频率高且错误率高的词语。它们或音同、或音近、或形似、或义近而容易混淆。2、词语与成语、

2、熟语字形一并考查。3、陈述句子中辨别错别字与词语组合式辨别错别字,交替命题。以后者的词语组合为重点,因为后者的考查面较前者大。(三)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标点符号将纳入考试范围。(四)词语1、同义词、近义词、虚词的辨析仍然是词语考查的重点。2、词语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均以当代使用率比较高的词语为主,内容涉及到当代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外交、哲学、体育诸多领域。3、成语的考查仍然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纵观近十年考查的42个成语。其特点如下:①感情色彩的误用。如“无所不为”、“处心积虑”、“趋之如鹜”。

3、②适用对象的误用。如“美轮美奂”、“炙手可热”、“洗心革面”。③望文生义的错误。如“不刊之论”、“首当其冲”、“万人空巷”。④容易混淆的成语。如“应接不暇”与“目不暇接”、“耸人听闻”与“骇人听闻”。⑤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如“苦心孤诣”、“灯红酒绿”。4、考查的词语在常用与非常用之间。命题不太涉及生僻词语,但一些稍微生僻的词语也会考查,如“颐指气使”、“发祥地”。(五)病句辨识1、“搭配不当”题是每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率最高的。搭配不当、句式杂糅、成分残缺、表意不明是经常出现的。2、修改病句,也是经常出现的,常常

4、放在Ⅱ卷中的语言运用题中。3、病句题来源于当前的报章杂志。4、辨析病句的方法。二、古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1、涉及到的实词、虚词,越来越贴近教材。2、文言文试题在变化中求发展。①双文本的阅读测试,信息量因此而增大。②语言题与内容理解、分析题比例由3:2发展为2:3。③试题中“对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评价”设题明显。3、文言句子的翻译①句子翻译以直译为主。②文言句式、关键词语是翻译的重点。③文言句子的翻译侧重议论色彩的句子。(二)背诵默写1、课本名句。2、一些课外常见的、常用的至今仍有一定生命力的能激励人

5、向上的名句,这些名旬应有一定的思想性。文化内涵丰富且脍炙人口。(三)古诗鉴赏1、古诗鉴赏不讲全诗的宏观测试,而注重抓点带面。2、往往借助古人的评点展开赏析。3、采用一个开放性较强的主观性试题。三、现代文阅读1、社会科学类文章与自然科学类文章主要考查理解、判断、推断的能力。偏重于抽象思维的考查。2、文学作品阅读,主要考查理解、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等方面的能力,偏重于形象思维的考查。3、形象思维考查的内容及特点,散文考查的可能性最大,但小小说值得重视。形象思维从设题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较抽象语句的理解。②形象的

6、认识与把握。③隐含义的挖掘。4、科学类文章阅读在设置错误选项时,往往运用“似是而非”的手法。①偷换概念。②悖设因果。③颠倒主次。④扩大外延。⑤改换性质。在设置正确选项时,往往运用“似非而是”的手法。5、文学作品阅读:①对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的考查是重点,又是难点。②继续加大改革力度,对一些主观性强的题目进一步突出开放性。③加大现代散文阅读的难度。四、语言的运用(一)仿写、扩写、缩写仿写:1、每年命题的仿写句,大都在二至三句,形式多样。2、仿写句大都围绕比喻、对偶、排比、反问等修辞格命题。3、仿句侧重于正反意义

7、的命题。扩写:1、扩展语句、重在围绕主题词展开。2、扩展语句题与中学生活关系紧密。缩写:压缩语段题大都围绕“新闻”设题。(二)简明、连贯、得体简明的考查:对多余词语的删除。依据保留必备词语而不产生异义的标准。连贯的3个条件:统一的话题、合理的句序、语言的衔接与呼应。连贯题常考常新。得体大都侧重在人与人的称呼上,语境的场合上.情感的色彩上。今后要注意的形式:①将表格内容转换为文字表述。②对对子。五、作文(一)高考作文的开放性原则在内容上,高考作文的题材应该尽量开阔,触及的面应该尽量宽广。在形式上,将继续坚持“三

8、自”方针.淡化文体要求。选材更加自由,给考生更大限度的写作自由。(二)高考作文的限制性原则话题作文是在一定限制的情况下让学生自由地发挥.从而检测学生在作文能力上所达到的高度。在写作要求方面限制性也较以往有所增强,有效地起到了抑制、减少乃至杜绝宿构、套写、抄袭的作用。(三)培养发散思维,强调辩证意识发散思维与求同思维是一对矛盾。近几年来,高考作文十分强调话题的发散性、多元性、辩证性、多角度、立体化。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