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火之谜“课件.ppt

“天火之谜“课件.ppt

ID:55124721

大小:2.67 M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5-10

“天火之谜“课件.ppt_第1页
“天火之谜“课件.ppt_第2页
“天火之谜“课件.ppt_第3页
“天火之谜“课件.ppt_第4页
“天火之谜“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天火之谜“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天火之谜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组那么,雷暴到底是什么呢?这个谜团直到18世纪才被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解开。自由读课文富兰克林是怎么做的?请划出有关语句。你觉得富兰克林是一个怎样的人?注意观察、大胆推测:富兰克林早就观察到,天上的雷暴与静电放电现象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都会发光,光的颜色相同,光的方向相似,都伴随着爆炸声,都能毙伤动物……由此他大胆地推测,雷暴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这种推论现在看起来不足为奇,但在当时却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人们已经习惯地认为天上地下是两个世界,雷暴是神灵的火焰,怎么可以同人间的事物混为一

2、谈呢?不仅一般人不相信他的推论,就连许多自称有学问的人也对他冷嘲热讽。面对人们的取笑,富兰克林决定怎么做呢?他是怎样进行实验的?实验危险切勿模仿!这时,富兰克林用手指靠近铜钥匙,“啪”的一声,骤然闪现一道蓝色的火花,他的手臂一阵发麻。一片乌云掠过风筝上方,富兰克林发现麻绳上的纤维“怒发冲冠”般地竖了起来。这是麻绳带电的信号!地球上空每年都要发生几十亿次雷暴,它能把人击倒,将高大的树木劈来两半。丝带铜钥匙细铁丝麻绳安全攥住吸收天电导电传电放电富兰克林欣喜若狂地喊道:“成功了!成功了!我捉住‘天电’了!”读一读用导电性

3、能较好的金属做成,它的尖端制成Y形,安装在建筑物的最高处,Y形下面连着一根铜导线,一直连到地下,导线的末端连接一块金属板,深深地埋入潮湿的地里。避雷针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年)是18世纪美国的实业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思想家和外交家。他出身寒微,10岁便辍学回家做工,12岁起在印刷所当学徒、帮工。但他刻苦好学,在掌握印刷技术之余,还广泛阅读文学、历史、哲学方面的著作,自学数学和4门外语,潜心练习写作,所有这一切为他在一生中取得多方面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一届美国总统华盛顿曾经说:“我一生只佩服三

4、个人,第一个是富兰克林,第二个人还是富兰克林,第三个人仍然是富兰克林。”可是在富兰克林的墓碑上只写了一句话“印刷工人——富兰克林”。本杰明·富兰克林自由读课文富兰克林是怎么做的?请划出有关语句。你觉得富兰克林是一个怎样的人?课后作业:1.练习复述课文。2.分别用“欣喜若狂”、“不足为奇”说一句话。友情提示:别在雷雨天放风筝,危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