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高校贫困生再度“心理贫困”.doc

莫让高校贫困生再度“心理贫困”.doc

ID:55151767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9

莫让高校贫困生再度“心理贫困”.doc_第1页
莫让高校贫困生再度“心理贫困”.doc_第2页
莫让高校贫困生再度“心理贫困”.doc_第3页
莫让高校贫困生再度“心理贫困”.doc_第4页
莫让高校贫困生再度“心理贫困”.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莫让高校贫困生再度“心理贫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莫让高校贫困生再度“心理贫困”  [摘要]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贫困生人数也不断地增加,党和政府以及高校高度重视贫困生的问题,在经济以及物质方面给予了帮助,但是却对贫困生的精神世界关心不够。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原因,在这些贫困生中有一部分的学生陷入了再度“心理贫困”的僵局。对此,我们应该完善贫困生助学制度,解决贫困生的“后顾之忧”;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注重贫困生的心理疏导;激励贫困生自立自强,培养贫困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贫困生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只有将物质经济帮助与精神心灵慰藉相结合,才能保障高校贫困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

2、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  一、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的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以及“十三五”规划的提出,人们对于教育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加强高等教育化观念不断深入人心,人们对于现代化高等教育的渴望求知推动了高校扩招现象的产生,高校的扩招意味着高校学生数量的激增,高校的贫困生数量也随之增加。根据2015年12月4日,中国教育部《教育计划纲要》实施5周年发布会的报告,截止2014年,中国高校在校生规模近3600万人,居世界第一。数据显示,2012―2014年,通过实施专项计划,重点高校招收的农村贫困地区学生人数不断加大

3、,从2012年的增加1万人攀升到2014年的增加6.9万人。高校贫困生人数的激增以及近年来,高校学费的不断提高等现象使得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凸显,贫困生问题引发越来越多的学生个体、家庭和社会问题,甚至对于高校教育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为此,党和政府以及高校高度重视贫困生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以确保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但是,这些政策和措施更多的是从物质和经济方面去给贫困生提供帮助,而对于贫困生的精神世界却关心不够,很多的贫困生虽然经济上不再窘迫和拮据,但却再度陷入了心理贫困的境遇。所谓“心理贫困”,是指由于经济贫困的压力所导致

4、的一系列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的负性变化。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高校的学生贫困与反贫困策略研究”项目组对24所西部高校4510名普通学生的问卷调查,用症状自评测量表将人际、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等症状用评分分级方式统计,结果表明,在贫困学生存在明显的强迫倾向、10.5%的学生有敌对倾向、9.6%的学生存在恐怖心理、8.8%的学生有敌对倾向、7.2%的学生存在恐怖心理、8.8%的学生有较明显的偏执倾向。在这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负面心理问题倾向,由此可以看出,贫困生的心理贫困问题远远高于非贫困生的心理问题,这是

5、亟需高校和社会给予重视的问题。  二、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的原因  主观因素  1.个性缺陷  绝大多数的贫困生内心自强而又自卑,自尊心比较强,在高中时代学业繁重,大家一心苦读,只为考入理想中的大学,很多贫困生的个性缺陷并没有完全的展露出来。步入大学后,随着环境的改变,眼界的开阔,诱惑的增大,消费欲望的膨胀,很多高校贫困生开始迷失自己,在面对与非贫困生的贫富差距,他们的内心产生了强烈的落差,可能因为别人的一句话或者一件小事而敏感多疑,甚至自卑自怜、自怨自艾,从而产生非理智的过激反应,造成对自己或他人的伤害,2004年,震惊全国的“马加爵事件”

6、就是最为极端的案例。  2.自我认知的偏差  很多“心理贫困”的高校贫困生对于贫困的归因问题上出现了偏差,他们片面地认定,贫困群体受到社会、政府给予的机会不公平,高校给予贫困学生的补贴分配不合理,从而内心滋生不平衡的心理。还有一部分高校贫困生将原因归咎于家人能力缺乏,收入较低,内心产生抵触情绪,与家人沟通较少,自卑消极地对待生活中的一切。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时,他们往往不能站在客观的角度正确的评价自己,自我意识失真,很容易产生强烈的挫折感,表现为自卑、自暴自弃或者过分的自恋或自尊。  客观因素  1.社会环境因素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

7、展,人们在金钱、利益、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金钱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一切以钱说了算,一切向钱看齐,人们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冷漠、势利和虚伪。在高校里,尤其是涉及到各种奖学金和助学金的时候,很多同学都是锱铢必较。同时,由于一些慈善机构和公益人士救助不当或者善意被曲解,导致一部分高校贫困生产生了巨大的内心质疑和困惑,往往会认为自己被当作社会的弱势群体,去接受社会的施舍和怜悯,具有强烈自尊心的高校贫困生往往难以接受这种同情。很多贫困生是来自偏远的山区和一些西部落后的地方,�男〗邮芙逃�的条件和非贫困生相比有一定的

8、差距,家庭也没有足够的能力给予特别的支持,所以,他们往往见识不多,社会接触面狭窄,思考问题的观点比较狭隘。步入大学之后,来到一个更为宽阔的世界,既要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