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与李澹庵.doc

蒲松龄与李澹庵.doc

ID:55151870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9

蒲松龄与李澹庵.doc_第1页
蒲松龄与李澹庵.doc_第2页
蒲松龄与李澹庵.doc_第3页
蒲松龄与李澹庵.doc_第4页
蒲松龄与李澹庵.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蒲松龄与李澹庵.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蒲松龄与李澹庵  摘要:李澹庵是蒲松龄晚年的老友,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为此,蒲松龄还写有五篇与李澹庵相关的作品。本文具体考证了蒲、李交往的过程及五篇作品的写作背景,对研究蒲松龄晚年的生活及心态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李澹庵;蒲、李交往;五老庵传  中图分类号:I207.419文献标识码:A  李澹庵是蒲松龄晚年的一位老友,而且关系密切,感情深厚,两人甚至到了无话不谈的地步。为此,蒲松龄还留下了五篇与李澹庵相关的作品,即《聊斋文集》中的《李澹庵图卷后跋》《与李澹庵》及《聊斋诗集》中的《雨后李澹庵至》《李澹庵小照》及《自青州归,过访李澹庵,值其旋里,绕舍流连,率作俚

2、歌》。�@是研究蒲松龄晚年生活及心态的重要资料,惜尚未引起研究者的注意,各种年谱及传记资料也都没有记载。今试对蒲松龄与李澹庵交往的情形略作考证,以期能补蒲松龄晚年事迹研究之不足。  一、李澹庵其人  李澹庵,名之藻,字��铭,一字澹庵。因同祖兄弟排行第五,且与诸城张氏“四逸”相伯仲,又字五老庵。山东武定人。其伯兄即清初大学士李之芳。又据蒲松龄《自青州归,过访李澹庵,值其旋里,绕舍流连,率作俚歌》诗中“君方七十有一岁,我仅差长年一周”句知,澹庵小蒲松龄一岁,当生于崇祯十四年辛巳,即公元1641年。  据张石民《五老庵传》称①,澹庵少绝慧,无书不读。年十七,补诸生。青年

3、时期即出门漫游,除入京都、登泰岱、趋杏坛、过陋巷、走峄阳以拜谒先贤外,又远赴江南,游钱塘、金陵等地。康熙十二年癸丑,吴三桂反。翌年,耿精忠、尚可喜亦反。清廷派吏部侍郎李之芳总督两浙军务,澹庵亦随其兄往,并亲自参加了平定三藩的战役。战斗中,澹庵不但潜骑侦查,绘制了关塞要害地图;而且在著名的坑西之战中还“躬环甲胄,仗剑前驱”①,为平叛的胜利立下了大功。然战后并未邀功,只是回归故里家居,偃仰林泉而已。多年后,经其兄之芳推荐,朝廷始追述其功,因滇南例,以知县用,并于康熙二十六年出为浙江嘉善县知县。任职三年,政绩卓著,浙江巡抚拟荐“浙中清廉第一”。后因母忧去,嘉善人曾为之罢市

4、服阕。康熙三十九年再任青田县,嘉善之民闻之,与青田之民争相迎取,至“卧辙而攀辕”“投辖而截镫”①。澹庵不愿“为岁五斗米终此身”①,遂辞职返乡。  还乡后两年,因闻诸城张氏别业卧象山之奇秀渺杳,于康熙四十一年八月,竟投放鹤村,与张氏“四逸”相视一笑,遂成人外之交。明年,同入卧象山,于白云深处起翠微小楼以居。此后,除康熙四十二年的夏秋之际曾一度回乡赈灾外,澹庵一直隐于卧象山中,并与放鹤张氏兄弟共同相处。康熙四十八年冬十月,他又与张石民东入琅邪台,筑歇歇庵于秦皇帝残碑南,日“采蛤拾蚌”,所至辄有陌巷儿童随之,宛然一乡间老翁矣。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了康熙四十九年的五月,即澹

5、庵七十岁的时候。  可以看出,李澹庵是一个极具传奇色彩而又性情多样的人物。他既是文人,又娴武事;既放浪山水,又能在关键时刻投入到平定“三藩”的战斗中;既能成为一个为民称颂的良吏,又不屑为五斗米而折腰;既愿过“羊裘钓竿”以终老的隐逸生活,又喜欢为老百姓的疾苦而鸣不平。而正是他为人的这些特点,遂促成了他与蒲松龄的相识,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二、蒲松龄与李澹庵的交往  康熙四十九年庚寅二月,李澹庵随“张氏四逸”之首的蓬海公游琅邪台,蓬海公不幸病殁。三个月后,澹庵亦离开了诸城放鹤村。张石民《琅邪放鹤村蓬海先生小传》记述当时的情形是:  陇西李澹庵者,渤海有心人,羊裘后来续

6、旧游。于庚寅春分前二日,偕跻琅邪古台,绕出秦皇帝辇道外,抚残碑,扪李斯小篆以为笑乐。是日逢先生初度,投杆紫澜亭,得鱼,唤渔童进酒,薄醉。日衔山,示微疾,溘焉以殁。季子霞雨泣进含贝,乘夜舁归先人旧庐,重与诸父昆季即位哭,皆澹庵一一左右之。事定,亲捧杖履入我村,葬之五老岩畔。义服缌三月,羊裘钓竿,踽踽渤海去矣。  “渤海”即李澹庵之故里武定。大约就在此前不久,武定州知州曾请奚林和尚至武定开堂,并请蒲松龄写过一篇《为武定州知州请奚林和尚开堂启》,所以蒲松龄当是认识奚林的①。而李澹庵与奚林则早就相识。因为李澹庵早年游历泰山时即曾至普照寺拜访过奚林的师叔祖珍②,并因祖珍以识奚

7、林;而奚林又常往来于诸城、青州之间,并与张氏“四逸”相熟①。所以李澹庵一回武定,便与奚林过从甚密。用张石民《答李澹庵书》中的话说便是:“奚大士、雯紫先生与先生日数晨夕,自然极乐世界。”于是,经奚林介绍,李澹庵也就知道了蒲松龄。后李澹庵在青州附近的官庄构堂暂住,遂于康熙五十年雨季的一天,就近到满井庄访问了蒲松龄。蒲松龄《雨后李澹庵至》记李澹庵来访的情形是:  朝雨暮雨云不开,浊流滚滚漫庭阶。  墙倾百尺声如雷,何以代之高粱秸。  老屋漏剧椽生苔,中宵移床坐徘徊。  野水入村泥满街,我将出游没青鞋。  回旋斗室难为怀,新雨可喜逢君来。  驴子刍豆客村醅,不嫌隘陋眠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