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导学案_1

《声声慢》导学案_1

ID:5520188

大小:50.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7-12-16

《声声慢》导学案_1_第1页
《声声慢》导学案_1_第2页
《声声慢》导学案_1_第3页
《声声慢》导学案_1_第4页
《声声慢》导学案_1_第5页
资源描述:

《《声声慢》导学案_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声声慢》导学案《声声慢》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词人的生平及作品风格。(知人论世)2、结合词句,从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方面解读词人愁情。3、探寻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准确把握“愁”之内涵。【教学重难点】学习目标2、3。【学法指导】自主学习(诵读研读赏析品悟)、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教师点拨【时安排】1时【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约111年),南宋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丘人(今属东济南人)。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丈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共同致力于书画金苦

2、石的搜集整理。靖康之变,北方沦陷,丈夫辗转下江南,后赵明诚病死,她过着悲苦孤独的晚年生活。晚年的李清照无儿无女,孑身一人,始终居无定所,饱尝了颠沛之苦,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孀居之哀。最后在杭州凄然死去,确切死期竟无人知晓,足见清照晚年之孤独凄凉。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用三个短语概括她的一生:少年繁华中经丧乱《声声慢》导学案《声声慢》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词人的生平及作品风格。(知人论世)2、结合词句,从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方面解读词人愁情。3、探寻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准确把握“愁”之内涵。【

3、教学重难点】学习目标2、3。【学法指导】自主学习(诵读研读赏析品悟)、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教师点拨【时安排】1时【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约111年),南宋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丘人(今属东济南人)。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丈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共同致力于书画金苦石的搜集整理。靖康之变,北方沦陷,丈夫辗转下江南,后赵明诚病死,她过着悲苦孤独的晚年生活。晚年的李清照无儿无女,孑身一人,始终居无定所,饱尝了颠沛之苦,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孀居之哀。最后在杭州凄然死

4、去,确切死期竟无人知晓,足见清照晚年之孤独凄凉。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用三个短语概括她的一生:少年繁华中经丧乱《声声慢》导学案《声声慢》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词人的生平及作品风格。(知人论世)2、结合词句,从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方面解读词人愁情。3、探寻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准确把握“愁”之内涵。【教学重难点】学习目标2、3。【学法指导】自主学习(诵读研读赏析品悟)、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教师点拨【时安排】1时【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约111年),南宋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丘人

5、(今属东济南人)。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丈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共同致力于书画金苦石的搜集整理。靖康之变,北方沦陷,丈夫辗转下江南,后赵明诚病死,她过着悲苦孤独的晚年生活。晚年的李清照无儿无女,孑身一人,始终居无定所,饱尝了颠沛之苦,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孀居之哀。最后在杭州凄然死去,确切死期竟无人知晓,足见清照晚年之孤独凄凉。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用三个短语概括她的一生:少年繁华中经丧乱晚年凄凉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她的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南渡

6、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闲愁、离愁--清丽婉转。南渡后:反映战乱痛苦生活,感时伤怀,怀旧思乡,表现思夫、思国、思乡浓愁、哀愁--沉郁凄凉作品散失很多,今有《漱玉词》《李清照集校注》辑本传世。【写作背景】这是李清照晚年词作,词人描写在残秋的所见所闻所感充分展示她所处的冷清悲凉的环境气氛及其饱经家破国亡夫死的巨大悲痛的内心世界(或者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情)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

7、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学习过程】一、整体感知:【分组品读】提示:1、抓住词中抒情性的句子品读2、联系词人的生活遭遇品读3、抓住词中描绘的画面品读4、抓住词中选择的意象品读、可对比前期的作品读【听读思考】1请用一个字概括本的内容---------------------------------------------2词中哪一句最能表现词人的心绪?----------------------------------

8、-----------二:【解读愁情】1找出直接表现词人别样愁情的句子并做赏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