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视域下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透视.pdf

和谐视域下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透视.pdf

ID:55318197

大小:180.28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14

和谐视域下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透视.pdf_第1页
和谐视域下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透视.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和谐视域下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透视.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4年第6期No.6,20]4旋盲探圣(总第276期)EDUCAT10NEXPL0RAT10NSerialNo.276和谐视域下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透视宋强玲,零东智(广西科技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广西柳州545005)摘要: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提高全社会公民素质的内在要求,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有效途径有: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认真研读“十八大”报告,深刻领会生态文明的内涵;投入充足经费,重视校园环境建设和师资培训;构建立体式的生态环境教育教

2、学体系,实现生态理念的“三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实践体验;把环境教育纳入大学生综合素质考核中,强化环境意识。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重要性;途径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4)O6—0115一O2随着工业的发展,人类面临着水污染、空气污染和气自觉地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现实的工作和生活中。大学候变暖等一系列严峻的环境问题。目前,人类已深刻认识生是生态文明的宣传者、推动者、引领者和实践者,应充分到,社会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好发展与环境利用和发挥大学生“思维活跃敏捷

3、、易接受新鲜事物”的优的关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势,广泛开展生态建设、低碳生活和环境保护等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生态文明的理念、内涵和建设方一、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式等,使生态文明建设更加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大1.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落实“十八大”精神的重学生对生态文明知识的宣传,能够带动更多的人投身到生要体现态文明建设中,促进全体社会成员全面了解生态文明的历“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提升到了较高的战略层史背景、科学内涵、发展阶段和建设要求等,使他们认识到面。而作为祖国未来建设者的大学生,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文明与自身的学习、

4、工作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环境的保护者、开发者和创造者。他们能否形成生态文明4.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意识,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成败。因此,培养生态文明教育丰富了传统道德以社会和以人为本位和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并通过他们把生态文明科的内涵,将其拓展为以人与社会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为学知识向全社会进行传播,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本,给新时期道德教育增添了活力,极大地丰富了德育的然关系的和谐发展,是落实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体现。内容。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2.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

5、要展,同时也使人、社会和自然环境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为起。在倡导人与人平等的同时,也应该强调人与自然的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大学生能否形成生谐相处。人类应该树立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意识,尊重自态文明意识。还关系到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成败。因此,然发展的规律。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树立生必须对大学生进行生态、资源和环境知识等方面的教育,态意识,尊重自然界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理智而又友善地使大学生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将构建和谐社会与加强生态对待生态环境,自觉担负起保护环境的责任,促进人、社会文明建

6、设紧密结合起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这也是全和自然间的协调发展。~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二、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有效途径3.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提高全社会公民环境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素质的内在要求-学校应高度重视环境教育工作,为环境教育的顺利实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离不施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为此,学校应成立以校长为组开生态文明,需要全体公民积极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中,长的环境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包括教务处、学工收稿日期:2014—03—21处、科技处、财务处、后勤管理处和校团委等各部门的负责

7、作者简介:宋强玲(1979一),女,广西荔浦人,副教授,硕士,从事政治学研究;零东智(1977一),男(壮族),广西大新人,副教人以及辅导员、卫生员等;同时,应设立节能减排办公室和授,硕士,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学校环境督导室,对环境教育的实施进行管理和监督。领一l15—导小组应明确环境教育工作的思路,采取相应的措施,并第四,将实践活动作为培养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有效载明确进行分工,将责任落实到人,做到全盘考虑,统筹规体。应该说,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划,使环境意识培养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态文明观,离不开实践这一重要的环

8、节。通过开展实践活和每个环节。还应将环境教育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和学科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发挥生态文明教育的社会辐射课程中,并建立相应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