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学堰流及闸孔出流.ppt

水力学堰流及闸孔出流.ppt

ID:55340175

大小:145.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5-14

水力学堰流及闸孔出流.ppt_第1页
水力学堰流及闸孔出流.ppt_第2页
水力学堰流及闸孔出流.ppt_第3页
水力学堰流及闸孔出流.ppt_第4页
水力学堰流及闸孔出流.ppt_第5页
水力学堰流及闸孔出流.ppt_第6页
水力学堰流及闸孔出流.ppt_第7页
水力学堰流及闸孔出流.ppt_第8页
水力学堰流及闸孔出流.ppt_第9页
水力学堰流及闸孔出流.ppt_第10页
资源描述:

《水力学堰流及闸孔出流.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八章堰流及闸孔出流堰流—在明渠中,无压缓流从建筑物障壁顶部溢流至下游,上游水位壅高,而后水面跌落的局部水力现象.闸孔出流—闸门部分开放,水流从建筑物与闸门下缘间的孔口流出的水力现象.堰流与闸孔出流在边界条件上的区别在于闸孔上下游水面线是不连续的.8.1堰的类型及堰流的基本公式一.堰流的特征量堰流的特征量如下:B–渠宽b–堰宽P1–上游堰高P2--下游堰高H–堰上水头h1--下游水深δ--堰顶厚度V--行进流速hs–下游水深超过堰顶的高度hs=h1-P2可以大于0,也可以小于0.HδP1V0二.堰的类型1.薄壁堰δ–堰的厚度2.实用断面堰H–堰上水头3

2、.宽顶堰三.堰流的基本公式堰流种类多,但水力特征相似可统一用一个基本公式.其中为作用水头或总水头m--流量系数m=f(φ,k,ξ)为流速系数,水舌垂直收缩系数,修正系数的.函数.H–堰上水头8.2薄壁堰(常用于做量水工具)一.矩形薄壁堰堰口为矩形的堰称为矩形堰.它又分为完全堰和侧收缩堰.1.完全堰(B=b)无侧收缩,渠宽等于堰宽.则流量m0为流量系数P1为上游堰高2.侧收缩堰水流产生侧面收缩mc--侧收缩系数由(8-9)式确定在b、P和H相同的情况下,流量要小于完全堰流量.二.三角堰与梯形堰(堰口的形状为三角形或梯形)1.三角堰采用流量公式M值查手册最

3、常用的H为HδP1V0θθ其流量三角形堰所测量的流量一般要小于0.05m3/s2.梯形堰对流量略大,三角堰不适用时采用梯形堰其流量为矩形堰与三角堰流量之和.8.3实用断面堰水流量较大,因结构要求将堰加厚做成折线形堰和曲线形堰称为实用断面堰.流量m--流量系数曲线形堰m=0.45~0.52折线形堰m=0.35~0.42曲线形堰又分为真空堰—坝面曲线与水舌间有一定空间形成一定真空度非真空堰--坝面曲线深入水舌内部坝面曲线与水舌间有一定空间形成一定真空度,其目的是提高过流能力。8.4宽顶堰一.无侧收缩宽顶堰(b=B)1.自由出流特征:水面二次跌落时直角进口m

4、=0.32圆角进口m=0.36时直角进口(8-19)圆角进口(8-20)2.淹没出流条件:(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则计算公式hsP2P1HKKhkΔZ宽顶堰淹没出流与自由出流的水力特征不同:当下游水位继续升高,堰顶上水流受顶托作用,堰顶水流呈缓流,水位超过K—K线,在跌坎以下过水断面变大,流速变小动能变化为压能.出现动能恢复ΔZ.此时才是典型的宽顶堰淹没出流现象.m值采用式(8-19)、式(8-20)计算;σ为淹没系数,根据表8-1选取.二.侧收缩宽顶堰(B>b)1.自由出流ε--侧收缩系数2.淹没出流σ-淹没系数(与hs/H0有关见表8-1)ε与堰宽

5、和渠(槽)宽的比值b/B、边墩的形状、进口形式有关.见(8-23)8.6闸孔出流水闸的作用是通过闸门开启来控制流量及水位.闸门部分开启部分的孔口出流称为闸孔出流.闸孔出流的特征量e--闸门开度--收缩断面水深--收缩断面的收缩系数(见表8-4)当时,闸孔出流转化为堰流。ehchcH闸孔出流分为自由出流和淹没出流.闸孔出流为急流,当下游水流为缓流时发生水跃.形成远趋式水跃为自由出流,形成淹没式水跃为淹没出流.闸孔自由出流的水利计算μ–流量系数闸孔淹没出流的水利计算--淹没系数(查资料确定)第九章渗流液体在孔隙介质中的流动称为渗流孔隙介质是指由固体颗粒构成

6、具有无数孔隙的物质.9.1岩土渗流特性一.岩土的分类1.均质岩土–指渗流性质和渗流场与空间点的位置无关,即岩土的组成在空间点上分布相同.按渗流性质均质岩土又分为:(1)各向同性岩土,即渗流性质与方向无关,如沙土.(2)各向异性岩土,即渗流性质与方向有关,如黄土、沉积岩等。2.非均质岩土–指岩土的组成在空间上的分布不相同,其渗流性质和渗流场与空间点的位置有关。3.几何参数(1)骨架–土壤颗粒组成的结构。(2)孔隙率即孔隙所占的体积V与岩土总体积V0之比。孔隙率反映岩土的密实程度,土壤孔隙率越大,透水性越好。(3)不均匀系数η占60%重量的土粒能通过的筛孔

7、孔径。占10%重量的土粒能通过的筛孔孔径。一般η值大于1.0,η值越大,表示土粒越不均匀。二.岩土的渗流特性1。透水性–指岩土的透水能力。2。容水度–岩土能容纳最大水体与岩土总体积之比。(数值上与m相等)3.持水度–在重力作用下岩土仍能保持的水体与岩土总体积之比.4.给水度--在重力作用下岩土能释放的水体与岩土总体积之比.在数值上它等于容水度减去持水度.9.2渗流的基本定律一.渗流模型假定渗流区是流体在充满包括土粒骨架在内的整个空间内的连续流动.此种虚拟的渗流,称为渗流模型.实际渗流中平均流速其中:ΔQ–微小过流断面的流量.m--孔隙率ΔA--由骨架和

8、孔隙组成的微小过水断面面积按渗流模型概念,将渗流视为流体在包括骨架在内的整个空间的连续流动.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