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的案例分析.doc

《静夜思》的案例分析.doc

ID:55405733

大小:21.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12

《静夜思》的案例分析.doc_第1页
《静夜思》的案例分析.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静夜思》的案例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静夜思》案例分析学苑街小学邓荣[案例描述与分析]生字教学过渡:这首诗里有10个生字宝宝想和我们认识、交朋友。孩子们,你们愿意吗?(生兴高采烈地回答:愿意)(这样亲切的过渡语很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容易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1.小黑板:出示10个带拼音的生字,生齐拼读。(要求:读准字音,重点读好“静、床、光、望、乡”几个后鼻音和三拼音节的字。)2.师问: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学生交流识记方法)师:孩子们,你们的方法真不少,也非常好,值得我们大家学习。过渡:刚才这些生字都带了拼音朋友,那如果我们把拼音朋友送走,你们还认识他们吗?(这个环节让学生互相学习了识字的方法,体现了“授人以渔”的

2、教学观。)3.生字卡片:再出现10个不带音节的生字,多种方式认读。4.只留“静”字在屏幕。师:把“静”字放在课题里看你们能不能读准,请读课题。5再次出现生字小黑板:学生找一找,读一读。6游戏:找朋友。(十个学生举生字卡片,另外十个举相应的音节卡片,结对子找朋友。)(这个环节很好的巩固了拼音和识字,孩子们学习兴趣也比较浓,使本堂课的目标顺利实现。但花的时间多了点,当学生找不到朋友时可以立刻请别的同学帮助他。)(从这个教学片断来看,教师主要采用机械记忆让学生识记生字,若去掉第4和第5两个环节,引导学生去寻找汉字的偏旁或部首的特征,在引导学生口头扩词,把识字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样可能会

3、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