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兔同笼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doc

鸡兔同笼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doc

ID:55422321

大小:3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5-12

鸡兔同笼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doc_第1页
鸡兔同笼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doc_第2页
鸡兔同笼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doc_第3页
鸡兔同笼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doc_第4页
鸡兔同笼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doc_第5页
鸡兔同笼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doc_第6页
鸡兔同笼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doc_第7页
资源描述:

《鸡兔同笼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鸡兔同笼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1、教材分析:鸡兔同笼问题设置在数学广角中,其教学与常规课有所不同。区别之处在于要把数学思想方法贯穿始终,巧用素材,有效提升,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数学用书》中说道:“数学广角重在向学生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因此,鸡兔同笼问题作为数学广角教学内容之一,正是教材注重渗透思想方法,关注学习过程的重要体现。教材借助我国古代趣题“鸡兔同笼”问题,让学生应用列表、假设、方程等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教材在本单元安排“鸡兔同笼”问题,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

2、一般性。教材的编排有以下特点:(1)、教材首先通过“鸡兔同笼”这一问题,激发学生解答我国古代著名数学问题的兴趣。(2)、注重体现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不同思路和方法。(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这类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已初步接触多种解题策略,会一些基本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用图示法、列方程法、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并能用这些方法解决生活中类似"鸡兔同笼"的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和解法的巧妙性。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在学习中进行尝试.比较.分析,培养解决问题的

3、能力,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逻辑推理能力。3、情感与价值目标.了解我国古代数学研究成果,增强明族自豪感。教学重点: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教学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教具准备:圆形纸片、小棒若干小黑板图片教学过程: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1、出示谜语卡片。(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问题的欲望,同时引出课题)    顶上红冠戴          红红眼睛白白毛    身披五彩衣          长长耳朵短尾巴    能测天亮时          身披一件白皮袄    呼得众人醒          走起路来轻轻跳    (猜一动物

4、)          (猜一动物)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先后在黑板上出示鸡和兔的图片。2、板书课题:鸡兔同笼。3、用数学语言描述一下鸡和兔各有什么特征。(目的是为后面的教学做铺垫)(预设:鸡和兔各有一个头,鸡有两只脚,两只翅膀,兔子有四只脚。)二、合作讨论,探究新知1.出示例1: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小黑板)(“鸡兔同笼”的原题数据比较大,不利于首次接触该类问题的学生进行探究,因此我第一次出示的尝试题把原题中的数据改小了,这样有利于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充分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2.从题目中你们能发现什

5、么数学信息?(捕捉隐含信息)(目的是引导学生理解题意:鸡和兔共8只,鸡和兔共有26条腿,同时捕捉隐含信息:鸡有2条腿,兔有4条腿。)3.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小组讨论探究。 (老师参与其中,启发、点拔,师生互动。)(针对六年级的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现在的知识水平,采用启发式,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让尽可能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师生互动中让每个学生都动口、动手、动脑,腾出足够的时空和自由度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每个学生的学习都能有体验、有收获、有感想。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交流中弄清“鸡兔同笼”问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

6、策略,亲历多样化解题的过程,初步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性策略。)5、学生汇报探究的方法和结论。 预设以下几种方法:(根据时间而讲解其中的二至三种方法)(这种设计有一定的伸缩性,教师可以灵活把握。)(1)用方程解  解:设兔有X只,那么鸡有(8-X)只。  4X+2(8-X)=26  16+2X=26  2X=26-16  X=5         8-5=3(只)  即鸡有3只,兔有5只。 引导学生口头检验(2)形象生动,讲解假设法①、假设全是鸡一共就有8×2=16条腿。实际有26条腿,这样笼子里就少了26-16=10条腿,为什么会少了10条腿呢?(把兔当了鸡在算。每只兔少算两条腿,

7、那把几只兔当成了鸡算就会少算10条腿呢?就看10里面有几个2就是把几只兔当成了鸡来算)10÷2=5就是兔的只数,8-5=3(只)鸡②、思考:假设笼子里都是兔该怎样求?同桌口头完成。小结:刚才我们假设都是鸡或都是兔,所以把这种方法叫做假设法。(板书:假设法)(3)列表法。出示图表:(小黑板)学生反馈填表过程,说明从中发现的规律。(4)动手操作,图示解决(学生展示画图方法及步骤)①、用8个圆片代表8个头。②、每个头下画上两条腿。数一数,共有16条腿,比题中给出的腿数少2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