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1)导学案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1)导学案

ID:5543021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17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1)导学案_第1页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1)导学案_第2页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1)导学案_第3页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1)导学案_第4页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1)导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1)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一节物质的分类(1)导学案第二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1)学习目标:1通过实例了解分类法在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2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3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重点难点:了解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分散系和胶体的概念。知识梳理: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及其变化,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运用分类的方法不仅能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发现的规律。对事物进行分类时,事先一般要设定分类的。当分类标准确定之后,同类中的事物在某些方面的可以帮助我们做到举一反三;对于不同类事物的了解可以使

2、我们有可能做到。这就是分类法作为科学方法的意义。一、两种常用的分类方法1交叉分类法:对Na23、Na2S4、23、2S4四种盐分类(1)以其组成中的阳离子为标准分类:盐和盐(2)以其组成中的阴离子为标准分类:盐和盐(3)在交叉分类法中,Na23既属于盐,又属于盐;2S4既属于盐,又属于盐。练习:请利用交叉分类法对下列五种物质分类,并画出图示。五种物质分别为al2、a(N3)2、N3、2S4和l。2树状分类法:按照一定标准对同类物质进行再分类。如: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分类练习:1按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纯净物进行分类,作出树状分类图。然后选择下列合适的物质填在相应的物质类别上。2、u、

3、H2S4、Ba(H)2、N3、2、空气、含镁60%的g2对下列种酸进行分类:盐酸(Hl)、硫酸(H2S4)、硝酸(HN3)、磷酸(H3P4)和氢硫酸(H2S)。(1)根据1个分子中含氢原子的个数,可以分为(2)根据酸中是否含有氧元素,可以分为知识梳理:二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系的概念:把(或多种)物质在(或多种)物质中所得的体系,叫做。前者属于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后者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称作。2按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进行分类,分散系可以分成类。3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按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进行分类,分散系可以分为、、。溶液中的溶质粒子直径大小通常,浊液中的粒子直径大小通常,介于

4、二者之间的胶体粒子,其直径大小在。溶液中溶质粒子不但可以透过滤纸,也能透过半透膜;而胶体粒子可以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浊液中粒子既不能透过滤纸,液不能透过半透膜。4根据分散剂所处的状态进行分类,胶体可以分为气溶胶(例:云、烟、雾)、固溶胶(例:有色玻璃)、液溶胶(例:氢氧化铁胶体、氢氧化铝胶体、硅酸胶体、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牛奶、豆浆、墨水)知能检测1根据某种共性,可将2、S2归为一类氧化物,下列物质中与它们属于同一类的是Aa3BS3uDn4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盐、钙盐的是A石灰石Ba(H)2a3DH43Na23俗名纯碱,下面是对纯碱采用不同分类法的

5、分类,不正确的是A.Na23是碱B.Na23是盐.Na23是钠盐D.Na23是碳酸盐4下列分散系最稳定的是A.悬浊液B.乳浊液.胶体D.溶液Nal溶于水形成溶液,如果Nal分散在汽油中,形成的分散系是A.溶液B.悬浊液.乳浊液D.胶体6下列分离物质的方法中,根据粒子大小进行分离的是A萃取B结晶法沉降D渗析7根据中央电视台报道,近年,我国的一些沿江或沿海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A溶液B悬浊液乳浊液D胶体8下列化学方程式中有一个与其他三个在分类上不同,这个反应是A3Fe+22=Fe34B2+=2NH4H3=NH3↑+H2+2↑Da3+2+H

6、2==a(H3)29下列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u+H2=u+H2B+2u=2u+2↑Fe23+3=2Fe+32DFe+uS4===FeS4+u10组成中含有氢氧根的盐叫做碱式盐,酸根中含有氢元素的盐叫做酸式盐,下列盐中,既不是碱式盐,也不是酸式盐的是ANaHS4Bu2(H)23a(H3)2DNH4N311现有下列10种物质:①H2、②空气、③g、④a、⑤H2S4、⑥a(H)2、⑦uS4•H2、⑧碘酒、⑨乙醇、⑩NaH3。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氧化物的是;属于酸的是;属于碱的是;属于盐的是;属于有机物的是。12把淀粉和Nal溶液装入半透膜袋,浸入蒸馏

7、水中进行渗析。(1)如何设计实验证明淀粉未透过半透膜,而l-已透过半透膜?(淀粉遇到碘单质会变蓝)(2)如何设计实验证明淀粉与Nal溶液已经分离完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