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基础知识、练习、拓展

马说基础知识、练习、拓展

ID:5547767

大小:36.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7-12-18

马说基础知识、练习、拓展_第1页
马说基础知识、练习、拓展_第2页
马说基础知识、练习、拓展_第3页
马说基础知识、练习、拓展_第4页
马说基础知识、练习、拓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说基础知识、练习、拓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马说基础知识、练习、拓展马说一字音字形:(一)字音:祗(zhĭ)骈(pián)一石(dàn)食(sì)马者其真无马邪(é)(二)通假字: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同“饲”,sì喂养。不能尽其材“材”同“才”,ái才能。其真无马邪“邪”同“耶”,é表示疑问,相当于“吗”。才美不外见“见”同“现”,xiàn表现,显现。二马说基础知识、练习、拓展马说一字音字形:(一)字音:祗(zhĭ)骈(pián)一石(dàn)食(sì)马者其真无马邪(é)(二)通假字: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同“饲”,sì喂养。不能尽其材“材”同“才”,ái才能。其真无马邪“邪”同“耶”,

2、é表示疑问,相当于“吗”。才美不外见“见”同“现”,xiàn表现,显现。二字词积累:(一)重要字词;一食或尽粟一石:吃。虽有千里之能:即使。不以千里称也:凭借。马之千里者:定语后置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尚且,况且;等同,一样。策之不以其道: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其真无马邪?难道。(二)词类活用策之不以其道:策,名词作动词。马鞭,这里是“鞭打”的意思。食之不能尽其材:动词使动用法,使……尽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形容词做动词,受屈辱。三学常识:1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唐代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西)人。早孤,由

3、嫂抚养。贞元进士。贞元十九年(803年),在担任监察御史期间,因天旱人饥,上书言京包百姓穷困,请求缓征摇役租税,被贬为阳(今广东省阳县)令。效还后曾任国子博士、邢部侍郎等职。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因上表谏迎佛骨,几乎招杀身之祸,后被贬为潮州(今属广东省)刺史。赦还后任吏部诗郎,曾权京兆尹。卒溢””。韩愈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他和柳宗元同为古运动的倡导者,反对六朝以的骄偶风,提倡散体,其散在继承先秦两汉古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2写作背景:《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79-800)间。其时他曾三次上书宰

4、相求摆用,未被采纳,后又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封建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好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有叫伯乐不常有”之叹。四内容分析:(一)题目解说:“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大多是以华丽的言辞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跟现在的杂大致相近。这篇说,带有寓言的色彩。的首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是全立意之所在。这个意思是从古代关于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中生发出的,却又表现了作者的独特见地。以千里马比喻有才能的人,以伯乐比喻圣明的君王,借千里马的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也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意。(二)结构分析:伯乐不常有不以千里称也

5、(无限痛惜)食马者无知安求其能千里也(愤怒谴责)天下无马其真不知马也(深刻嘲讽)(三)整体感知:1重点段落分析: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段解】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解读】一开篇就奇峰突起,发人之所未发,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点明全主旨。这句话还包含着一个反题,即“无伯乐,则无手里马”,说明千里马的命运对伯乐的依赖关系。换句话说,就是除伯乐而外没有人能识别千里马;既然如此,千里马的命运就决定于是否有伯乐发现它了。而实际的情形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所以千里马的悲惨命运

6、简直是具有必然性的了。接着就用“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具体地描绘了它的可悲的遭遇。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的痛惜之情。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段解】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解读】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但先不点出,而从千里马的食量说起。“一食或尽粟一石”,是夸张的说法,突出地表明千里马的食量大大超过普通马。而这一点,决非那些“食马者”所能知,他们只是按照普通马的食量喂养。所以“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的原因又是在“

7、不知其能手里而食”这一点上。“不知”,这正是问题的要害。点出这个要害之后,先以“是马也”一顿,再以“虽有千里之能”作低回之势,然后步步紧逼,历数这种“不知”所造成的恶果,到段末再用反法句“安求其能千里也”,把作者对“食马者”的无知的愤怒谴责的感情发展到高潮。这是从反面证明“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道理。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段解】对执策者的“不知马”进行辛辣的嘲讽。【解读】先用揭露矛盾的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