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传学案.doc

廉颇蔺相如传学案.doc

ID:55606421

大小:3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5-20

廉颇蔺相如传学案.doc_第1页
廉颇蔺相如传学案.doc_第2页
廉颇蔺相如传学案.doc_第3页
廉颇蔺相如传学案.doc_第4页
廉颇蔺相如传学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廉颇蔺相如传学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廉颇蔺相如列传学习目标:1、认识廉颇、蔺相如思想品质的可贵之处,培养机智勇敢的品质和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2、体会这篇课文善于剪裁和组织材料的方法以及用语言、行动揭示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3、重点学习课文中的一些文言多义词和词类活用现象。4、了解作者司马迁的生平和他的著作《史记》。学习重难点重点词语,如:负、徒、幸、引、为、使、亡、顾等,需结合语境理解,并通过练习来巩固这些词语。资料库:司马迁和《史记》简介1.司马迁简介司马迁(约前145 ̄约前90),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司马迁继父职,任太史令,天汉二年(

2、前99),在《史记》草创未就之际,司马迁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而被捕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继续发愤著书,于征和二年(前91)写成《史记》。2.《史记》简介《史记》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年表10篇,书8篇,共52万字。本纪、世家、列传用于记述人物事迹,书用于说明各种制度的发展变化,表用于显示史事的脉络,奠定了后世写史的体例。第一课时一、自主学习一、二、三段1、自读第一、二、三段,读准字音。2、对照注释口译第一、第二、第三

3、段。二、合作探究,落实加点字词,并指出画线句子的句式。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三、翻译下列重点句子。1、以勇气闻于诸侯译:2、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译:3、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译:

4、4、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译:四、第一、二、三段各写什么内容?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第二课时一、自主学习四、五段1、自读第四、五段,读准字音。2、对照注释口译第四、第五段。二、合作探究,落实加点字词,并指出画线句子的句式。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

5、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三、翻译下

6、列重点句子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译:2、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译:四、小结第三课时一、自主学习六、七段1、自读六、七段,读准字音。2、对照注释口译第六、第七段。二、合作探究,落实加点字词,并指出画线句子的句式。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

7、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譬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三、翻译下列重点句子1、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译:2、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译:四、小结第四课时一、自主学

8、习八——十一段。1、自读八——十一段,读准字音。2、对照注释口译第八——十一段。二、合作探究,落实加点字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