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奶制作实验报告.doc

豆奶制作实验报告.doc

ID:55615806

大小:3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5-19

豆奶制作实验报告.doc_第1页
豆奶制作实验报告.doc_第2页
豆奶制作实验报告.doc_第3页
豆奶制作实验报告.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豆奶制作实验报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豆奶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了解豆奶加工原理及其工艺流程,了解豆奶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如豆腥味、稳定性差易油脂上浮或沉淀等。二、实验原理:豆奶是一种蛋白类饮料,是由于磷脂的乳化使得豆中的蛋白和脂肪形成稳定的乳化体系。豆奶生产是利用大豆蛋白的功能特性和磷脂的强乳化特性。经过变性后的大豆蛋白质分子疏水性集团大量暴露于分子表面,分子表面的亲水性集团相对减少,水溶性降低。这种变性的大豆蛋白质、磷脂及油脂的混合体系,经过均质处理,互相之间发生作用,形成二元及三元缔合体,具有极高的稳定性,在水中形成均匀的乳状分散体

2、系,即为豆乳。三、实验材料:磨浆机、锅、瓶子、杀菌锅、电磁炉、勺子、封盖机、盖子、均质机四、实验材料:大豆、糖、奶粉五、实验方法:大豆→清洗→浸泡→去皮(湿豆600g)→磨浆(1-1.5kg水,80度)→过滤→加热调配(85度下,使用纱布,5%白糖,0.2%奶粉)→均质(压力200-250kp/cm2,略,机器坏)→装瓶密封→杀菌(121度、15-20min、每组杀一瓶,感官及理化指标测定)→冷却→成品六、工艺要点1、浸泡:95℃水浸泡3~5min;2、去皮:本实验采用湿法手工去皮,将浸泡好的黄豆外软化的皮

3、去除,可减少土壤中带来的耐热菌,改善豆奶风味,限制起泡性,缩短脂肪氧化酶钝化的时间,降低产品中蛋白质在贮存中的热变性,防止非酶褐变,赋予豆奶产品以良好的色泽。3、磨浆:将去皮完的黄豆放到磨浆机中进行磨浆,分出渣和汁,磨浆要求磨得细,同时要加入80℃的水进行磨浆。研磨时水:豆=4:1。4、调配:配方中加入0.2%的奶粉、5%的白砂糖,加入各种配料保证充分混合达到规定浓度。5、均质:为防止成品发生乳相分离,脂肪上浮,蛋白质沉淀的现象,改善豆奶口感,需要使蛋白质粒子与水分子充分水化,构成更加稳定体系。将调配好的浆

4、液加热至80~90℃,在20Mpa压力下用均质机进行均质,至少均质两次。但本实验无条件,因此未进行均质。6、杀菌:条件为121℃,15min,注意高压蒸汽锅的使用操作,要缓慢放气。七、实验结果:表1豆奶感官指标指标色泽口感稳定性灭菌前乳白色,亮度好口感细腻柔和,有润滑感,有些微豆腥味较稳定,泡沫较多,无颗粒沉淀灭菌后乳白色,有点偏黄口感细腻柔和,豆腥味消失,后味感更强稳定,泡沫较少,无颗粒沉淀储藏一周后乳黄色,亮度一般有一点点异味感,豆奶味道也没有原先那么强烈稳定,泡沫较少,无颗粒沉淀表2豆奶理化指标理化指

5、标pH总固形物含量(°Brix)灭菌前710.1灭菌后6.510.0储藏一周后69.9八、实验分析1.结果分析感官检验:豆奶在一周后色泽仍然良好,无沉淀,只有一点点异味,证明保藏还算良好,均质到位,因为均质能对豆奶内的成分进行破碎和均匀,特别是对脂肪球和蛋白质粒子的破碎,能提高成品的稳定性和口感的细腻程度,使成品口感细腻柔和,延长豆奶保藏时间。色泽为乳白偏黄、较光滑,可能是因为奶粉加得比较少,颜色不够白。没有豆腥味等其它不良气味,无肉眼可见的外来杂质2.理化检验:豆奶理想ph在6.0-7.2之间,原理蛋白质

6、等电点,避免过高时带来不良风味。本实验灭菌前、灭菌后和储藏一周后的ph均在这个范围内,在正常的范围内,证明豆奶没有变质,仍处在良好状态。3影响豆奶品质的工艺条件:(1)脱皮   脱皮可以减少细菌,改善豆乳风味,限制起泡性,同时还可以缩短脂肪氧化酶钝化所需要的加热时间,极大地降低储存蛋白质的变性,防止非酶褐变,赋予豆乳良好的色泽。脱皮后的大豆迅速进行灭酶。这是因为大豆中致腥的脂肪氧化酶存在于靠近大豆表皮的子叶处,豆皮一旦破碎,油脂即可在脂肪氧化酶的作用下发生氧化,产生豆腥味成分。(2)酶的钝化   豆乳生产中

7、制浆必须与灭酶工序结合起来。制浆中抑制浆体中异味物质的产生,因此可以采用磨浆前浸泡大豆工艺,也可以不经过浸泡直接磨浆,并要求豆浆磨的要细。(3)真空脱臭   真空脱臭的目的是要尽可能地除去豆浆中的异味物质。真空脱臭首先利用高压蒸汽(600kPa)将豆浆迅速加热到140~150℃,然后将热的豆浆导人真空冷凝室,对过热的豆浆突然抽真空,豆浆温度骤降,体积膨胀,部分水分急剧蒸发,豆浆中的异味物质随着水蒸气迅速排出。(4)均质   均质处理是提高豆乳口感和稳定性的关键工序。均质效果的好坏主要受均质温度、均质压力和均

8、质次数的影响。(5)杀菌   豆乳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经过调制的豆乳应尽快杀菌。在豆乳生产中经常使用三种杀菌方法。常压杀菌、加压杀菌、超高温短时间连续杀菌(UHT)。(6)包装要根据产品档次、生产工艺方法及成品保藏期等因素做出决策。一般采用常压或加压杀菌只能采用玻璃瓶或复合蒸煮袋包装。无菌包装是伴随着超高温杀菌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大中型豆乳生产企业可以采用这种包装方法。4影响豆奶产品质量的因素主要有:(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