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公共事件处置预案

突发性公共事件处置预案

ID:5568204

大小:43.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7-12-18

突发性公共事件处置预案_第1页
突发性公共事件处置预案_第2页
突发性公共事件处置预案_第3页
突发性公共事件处置预案_第4页
突发性公共事件处置预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突发性公共事件处置预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突发性公共事件处置预案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本单位发生的各类突发性公共事件,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建立健全应急机制,切实保障广大干部职工生命和财产安全,保证单位正常的工作秩序,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促进我县机构编制工作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特制定本预案。一、预案制定依据依据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地方性相关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

2、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教育部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黑龙江省高等学校突发性群体事件处置预案体例内容》《齐齐哈尔市核与辐射泄露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等。(四)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在我校发生的各类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本预案所指的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影响校园安全稳定事件,包括我校师生的各种非法集会、游行、示威、请愿、集体罢餐、

3、罢课、上访等以及带有民族宗教或其他政治性的影响校园安全稳定事件。2、重大刑事案件,刑事案件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爆炸、放火、强奸、投毒以及重大抢劫、盗窃等。3、重大治安灾害案件、事故包括:流氓滋事、群体闹事、打架斗殴、师生非正常死亡、失踪、出走等突发事件;学校发生的火灾、建筑物倒塌、拥挤踩踏等重大安全事故,校园重大交通安全事故,大型群体活动公共安全事故等。4、重大考试作弊事件,主要是在学历教育中各种资格考试、证书考试中出现的大范围或群体性考试作弊事件。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学校内发生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学校师生健康严重损害的

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食物中毒事件,或学校所在地区发生的、可能对学校师生健康造成危害的重特大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校园里公共供水、供电等方面的突发事件,包括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的后勤供水、电、气等事故,重大环境污染,影响学校安全与稳定的其它突发灾难事故等。7、校园网络的突发事件,包括由于病毒感染、黑客侵入等造成的网络瘫痪、吊线等突发事件8、自然灾害事件。包括洪水、地震灾害以及由地震诱发的各种次生灾害等突发事件。9、影响学校安全与稳定的其它突发公共事件。(五)工作原则1、预防为本,及时控制。坚持预防与应急处置相结合,

5、立足于防范,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建立健全安全隐患、矛盾纠纷排查整改和调处机制。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学校成立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学校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后,各下属部门(单位)要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在处置工作中,既要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又要明确分工、各负其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是学校稳定与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所管辖部门安全与稳定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各部门(单位)负责人是本部门稳定与安

6、全工作的具体负责人。3、结构完整、功能全面。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预案,必须要形成结构相对完整、功能较为全面的状态,以便在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现、报告、应急处置等主要环节中实现应对反馈灵敏、机构运转高效、处置规范有序。4、整合资源、信息共享。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依托于对各种公共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的收集、传递和利用,依托于各种资源的整合利用。我校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预案应明确资源整合、共享信息的原则,以强化信息的广泛收集和深层次研判,争取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要把突发公共事件控制在基层,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造成

7、校园秩序失控和混乱,更不能形成突发事件扩大延伸到社会面的被动状态。5、系统联动,群防群控。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后,学校领导以及各下属有关单位部门领导要立即深入第一线,掌握情况,开展工作,控制局面。形成各级各部门系统联动,群防群控的处置工作格局。6、区分性质,依法处置。坚持从保护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的角度出发,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处置我校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引导我校广大师生员工及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诉求,防止矛盾激化和事

8、态扩大。7、加强保障,重在建设。为妥当应对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要从法规上、制度上、组织上、物质上全面加强保障措施。在经费保障、力量部署等方面加强硬件与软件建设,增强工作实力,提高工作效率。(六)突发性事件的级别划定根据突发性事件的紧迫程度、形成的规模、行为方式和激烈程度、可能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可能蔓延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