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和胃止嗽汤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48例疗效观察.doc

自拟和胃止嗽汤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48例疗效观察.doc

ID:55694583

大小:47.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25

自拟和胃止嗽汤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48例疗效观察.doc_第1页
自拟和胃止嗽汤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48例疗效观察.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自拟和胃止嗽汤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48例疗效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自拟和胃II:嗽汤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48例疗效观察关键词:胃食道反流性咳嗽;和胃止咳汤;疗效中图分类号:R256.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1)12-0040-01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是因胃酸和其他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导致以咳嗽为突出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属于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种特殊类型,是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发病机制涉及微量误吸、食管一支气管反射、食管运动功能失调、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与气道神经源性炎症等,目前认为食管一支气管反射引起的气道神经源性炎症起主要作用。除胃酸外,少数患者还与胆汁反流有关。笔者于2007年1月

2、〜2009年12月运用自拟和胃止嗽汤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48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制定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年版)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诊断标准拟定:(1)慢性咳嗽,以白天咳嗽为主。(2)患者有明显的进食相关的咳嗽,如餐后咳嗽、进食咳嗽等。(3)患者伴有典型的烧心、反酸等反流症状。(4)胃镜提示有胃食管反流o(5)抗反流治疗有效。1.2一般资料本组48例均选自本院门诊就诊的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X线胸片或肺CT检查正常,并排除咳嗽变异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嗜酸

3、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其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19岁1例,21〜30岁5例,31〜40岁12例,41〜50岁19例,51〜60岁11例;病程3个月15例,6个月20例,1a8例,la以上5例。2治疗方法采用自拟和胃止嗽汤治疗,方药组成:千张纸5g,杏仁20g,炙枇杷叶20g,百部20g,郁金20g,代赭石20g,枳壳15g,厚朴15g,麦芽20g,神仙20g,甘草10g。每日1剂,水煎服,分3次服用,每次150mL,5d为1个疗程。若咳甚者加诉味了15g;腹胀者加大腹皮20g,柴胡15g;泛酸甚者加乌贼骨15g;呃逆甚者加旋覆花15g

4、(包煎)。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3.1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咳嗽的疗效评定标准拟定。治愈:咳嗽症状消失,2周以上未复发者;有效:咳嗽症状明显减轻;无效:咳嗽症状无明显改善。3.2治疗结果48例患者中,最长服药时间6个疗程,最短者2个疗程,其中治愈41例(85.42%),有效6例(12.50%),无效]例(2.08%),总有效率为97.92%。4典型病例王某,女,56岁,于2008年7月12日初诊。患慢性胃炎10a。诉干咳,餐后尤甚,泛酸,呃逆,胃腕灼热,口苦,舌质红,苔薄黄,脉弦。肺部CT检查正常,胃镜检查提示:(1)反流性食

5、管炎II级;⑵慢性浅表性胃炎部分糜烂(中度);⑶十二指肠球炎(轻度)。诊断为胃食管反流性咳嗽,中医辨证为胃失和降,肺气失宣。治疗予和胃降逆,宣肺止咳。处方:千张纸5g,杏仁20g,炙枇杷叶20g,百部20g,郁金20g,代赭石20g,枳壳15g,厚朴15g,麦芽20g,神曲20g,五味了15g,乌贼骨15g,旋覆花15g(包煎),甘草10go5剂,每日1剂,水煎服。5d后复诊,咳嗽症状明显减轻,其余诸症消失,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上方去五味了、乌贼骨、旋覆花,再服5剂,咳嗽症状消失。随访la未复发。5讨论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是临床比较常见但易

6、被忽略的一种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部分患者伴随症状少,咳嗽为唯一的表现,其漏诊及误诊率较高。西医内科治疗常选用质了泉抑制剂(如奥美拉哩,兰索拉哇等)或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等),以及促胃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等),治疗时间要求3个月以上,一般需2〜4月方显疗效。治疗时间长,且疗效不佳,易反复发作。木病属中医咳嗽范畴。因先有胃肠疾患,后生咳嗽,既无表证,当求内因,所谓诸脏先伤,后传于肺,标见于肺,而其木在脏腑之间。故《素问,咳论篇》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强调外邪犯肺或脏腑功能失调,病及于肺,均能导致咳

7、嗽。然胃病与咳嗽纠缠在一起,单治咳,咳不止;专治胃,咳难宁,殊觉棘手。本病除有胃本身腑气不通降外,最明显的当涉及肝气作用,推及肝气犯肺病机,又不同于木火刑金,上逆侮肺之证,只是肝胃气机失调,升降失司,肺失宣肃为木病主要病机。因此,治疗应以肺为标,肝胃为本;止咳为标,和胃降逆为本。故治宜和胃降逆,宣肺止咳。和胃止嗽汤中干张纸清肺利咽、疏肝和胃,是为主药;炙枇杷叶止咳、和胃降逆,杏仁、百部助肺宣降以止.咳,3药配合为宁咳之主力,用以治标;厚朴、枳壳、郁金行气宽中、疏调肝气,代赭石重镇降逆,4药相配,为疏肝降逆之主力,用以治木;神曲、麦芽消食和胃

8、,升降气机,使全方药力运转,以奏其功;甘草调和诸药,综观木病是以胃病在先,咳为继发,故治此咳,重在和胃降逆,调其气机,而咳可止,即所谓和胃降逆而离宁肺,故疗效颇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