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地理学发展中的杰出代表是徐霞客.doc

明代地理学发展中的杰出代表是徐霞客.doc

ID:55762616

大小:22.0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6-06

明代地理学发展中的杰出代表是徐霞客.doc_第1页
资源描述:

《明代地理学发展中的杰出代表是徐霞客.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明代地理学发展中的杰出代表是徐霞客。徐霞客(1586—1641年)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他幼年博览图经地志,因不满明末政治的黑暗(待商榷),于是放弃科举虚名,专心从事旅行。他自22岁起就以惊人的毅力从事科学的地理考察和探险旅行,前后达30余年之久,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著有《徐霞客游记》。他的旅行与众不同,“其行不从官道,但有名胜,辄迂回屈曲以寻之;先审视山脉如何去来,水脉如何分合,既得大势,然后一丘一壑,支搜节讨。登不必有经,荒榛密菁无不穿也;涉不必有津,冲湍恶龙无不绝也”。(53)他不畏寒暑,不避艰险,不求名利,多次遇盗、几度绝粮,途穷不忧、行误

2、不悔,百折不回、孜孜不倦地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图8)他在流水地貌的考察研究中,成为世界上最早提出分水岭、流域面积的科学家之一。他指出“三分石”就是三条水系的分水岭。他经多年实地考察提出“计其吐纳,江倍于河”的科学论断,从而在世界上第一个提出了长江的流域面积比黄河的流域面积大一倍。徐霞客对流水侵蚀原理的三种机制——下蚀、旁蚀和溯源侵蚀,已有明确记载。这比西方最早认识这一原理的郝登(J.Hutton)早了100多年。他在世界上首创河流基准面概念,研究并提出了河流的坡降与流速的正比例关系。他是世界上最早广泛而系统地对岩溶地貌进行科学考察的科学家,并对岩溶地

3、貌类型作了系统划分、系统定名,进行了各类地貌形态的描述。他科学地指出,岩溶地貌的形成是流水溶蚀、侵蚀和机械崩塌共同作用的结果。他还首先划定了我国西南峰林地貌的分布范围,指出其内部结构的地区差异。他在岩溶地貌研究的成就上领先于欧洲1—2世纪。他在世界上首先对洞穴进行了广泛的考察与系统的研究。他亲身探查与描述记录过的洞穴约300多个,这在单个科学家的探洞史上是空前的。他的考察、研究几乎涉及到洞穴学的各分支领域。欧洲是1854年才有学者专门从事洞穴学研究的,所以说,徐霞客是世界上最早对洞穴学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家。山地环境复杂,随着高度增加,气候和植被的分布

4、也呈现出垂直地带性的变化。这在唐代白居易、宋代范成大等学者的记述中,已经有了初步认识。徐霞客较他们更进了一步,他对垂直地带性、纬度地带性规律的认识更系统、更完整,并且要比德国地理学家洪堡(A.VonHumbotd,1769—1859年)对这一规律的认识,早200多年。此外,他还对高山植物的生态反映作了科学的观察与记载,对植物群落与植物区系也有科学的认识;对商业贸易中心、聚落、城市,各地的耕作制度、工矿企业等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的现象也作了生动的记载。这些都带有近代地理学客观描述的特色。总之,徐霞客在科学文化史上与欧洲的地理学家洪堡和李载尔(C.Ritt

5、er,1779—1859年)地位相当。他们都是近代地理学的创建人,都是由古典地理学到新地理学之间继往开来的人物。(54)很可惜的是,徐霞客逝世之后三年,明朝灭亡。满清统治者继而采取的阶级压迫和民族镇压政策,严重摧残了明代中晚期以来的资本主义经济萌芽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科学文化。徐霞客开创的近代地理学萌芽也随之夭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