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反思_1

《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反思_1

ID:5576730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19

《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反思_1_第1页
《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反思_1_第2页
《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反思_1_第3页
《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反思_1_第4页
《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反思_1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反思_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反思《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反思《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反思  一、教材解读  1内容初探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四年级下册第62页的例4。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三角形定义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三角形的组成特征。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定理不仅给出了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大小关系,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判断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的标准。研究教材可以发现教材非常重视学生观察、操作、实验探索的能力,学生通过动手围三角形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  2教材慎思  (1)教材提供了4组线段,这些数据

2、是否足够支撑学生得出三角形三边关系?  (2)通过动手围,学生能否发现两条线段之和等于第三条线段是不能围成三角形的?哪些因素又可能让学生产生误判?  (3)学生归纳总结时,易得“较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与书上原话有出入,如何沟通两者间的关系?  3目标详析  (1)通过猜想、操作、验证等活动,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规律。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通过动手操作,由实物到图形的想象抽象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锻炼严谨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提升数学思维。  (3)激发学习探究的兴

3、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4难点确定  探索并发现两条线段之和等于第三条线段是不能围成三角形的。  二、核心任务的制定  为了达成目标,突破重难点,核心任务应设置为学生动手操作,发现并总结规律。为此需要确定两个问题:  1怎样的学具更方便学生操作、观察?  2提供几组怎样的数据,才能总结得到结论?  教材选择了学具“纸条”,并拼摆四组数据,其中第一组能拼成(两条线段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第二组不能拼成(两条线段之和等于第三条线段),第三组不能拼成(两条线段之和小于第三条线段),第四组能拼成(两条线段之和小于第三条

4、线段,拼成等腰三角形)。  为了给学生充足的探究空间,归纳总结更科学、更充分,决定增加操作数据:10,7,,4,3。这些数可以组合成三种不同的情况:  第一种:10,7,;10,7,4;7,,4;7,,3;,4,3。这组都能摆成三角形。  第二种:10,,4;10,,3。两条线段之和小于第三条线段,不能摆成三角形。  第三种:10,7,3;7,4,3。两条线段之和等于第三条线段,不能摆成三角形。这种情况学生是最有争议的,在堂上需要重点研究。  “由三条线段围成(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的图形叫三角形”——这是书本上给出

5、的三角形的定义。图1是学生用10,7,3这三条纸条拼成“三角形”,在学生眼里这是“每两个端点相连”的,其实不然  这种拼法属于端点不相连,如果要让三条线段真正端点相连,三条线段需各向两端延长一部分,这时两短边之和不再是7和3之和,已大于了较长边,三角形才能真正拼成。由于学具的原因,导致操作时缺乏严密性,从而产生了错误的结论。但对于学生说,他们的水平还只限于直观,无法从理论的角度去理解或解释这一错误的现象。为了减小误差并方便操作,尝试把纸条变细,最后决定改用小棒。  通过以上思考,本节的核心问题确定为:是不是任意三条线段都

6、能围成三角形?  三、教学设计  本节,我以问题导引学生“卷入学习”,利用核心任务,建构“生生互动”的“深究型对话”,开展“针对性助学”,帮助学生进行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深度学习。  我的堂流程如下:  (一)新导入  1通过欣赏“跑男”片段,活跃气氛,利用陈赫劈叉问题,铺垫新知。  2复习三角形定义,开门见引出题,大胆猜想,激发兴趣。  (二)探索新知  核心任务是选取三根小棒围三角形,完成表格。学生同桌合作,交流反馈,通过发表或解释自己的观点、倾听并深入思考他人的观点,突破难点,归纳小结出三角形三边关系。  (三)巩固提

7、升  该环节安排了两道练习题,一道是书本上的判断题,学生学以致用,通过简单计算即可判断,巩固新知;第二道是在第一道的基础上,选取其中不能围成的226三根,通过思考“如果要换掉一个小棒,使得三根小棒能够围成一个三角形”,拓展学生思路,提升新知。  七、回顾反思  理想的堂是学生发展的堂,是主动、活动、生动的堂,是学生在教师引领下自主探究的过程,也是以动态生成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本节,通过对数学核心任务的设计和有效引导,让学生真正经历了探索和发现的研究过程,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接触到一些研究数学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体会到

8、探索发现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