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与反思1.doc

案例分析与反思1.doc

ID:55830246

大小:2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6-09

案例分析与反思1.doc_第1页
案例分析与反思1.doc_第2页
案例分析与反思1.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案例分析与反思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案例分析及反思--------让学生动起来,个性而全面的发展靖安中心学校普婷婷《新型玻璃》是常识性说明文。课文语言浅显,通俗易懂,但教师都觉得不太好教,学生也没啥兴趣学。那么,在教学这类课文时,怎样做到既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又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呢?我们在教学时,进行了新的尝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个性与全面发展共存:  师:同学们,玻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谁想介绍一下自己对玻璃的了解?(学生纷纷介绍自己所熟悉的玻璃,诸如有机的、无机的;有色的、无色的;薄的、厚的;等等。)你们知道得还真不少。今天我们要学的内容与玻璃紧密相关(板书课题《新型玻璃》)。这

2、篇课文所介绍的玻璃与我们已知的玻璃有什么不同?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同学们异口同声:“想!”(兴趣极高)师:好,先熟读课文,然后召开产品新闻发布会,推选五名同学扮演玻璃厂的新闻发布人(组长任厂长),介绍新产品,其余同学以组为单位,分别扮演各媒体的记者,对新产品进行采访。老师也以一个记者身份参加。这么学习行吗?(新颖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行!”师:好,现在开始准备。(教师提出读书要求:1,认真自读课文,要求读通顺,读流利,读懂;2.抓住文中描述新型玻璃的名称、特点与作用的部分,深入思考,变成自己的理解,在发布会上宣讲。)(小组合作,合理分组,全面发展)学生熟读课文

3、并把教室布置完后,发布会开始。(学生个体发展的展示)  生1:各位记者,女士们,先生们(生齐笑,鼓掌),我是新型玻璃厂的厂长。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产品新闻发布会。通过技术创新,我们研制并生产出了五种玻璃,它们是“夹丝网防盗玻璃……”这些产品质量优良,应用广泛,欢迎各界人士使用。  生2:我是《塞外晚报》的记者(众笑),请问“夹丝网防盗玻璃”有什么特点?  生1:它的特点就是防盗。  生3:请具体谈谈。  生1:这是一种特殊的玻璃。玻璃里面有一层极细的金属丝网。丝网与电源、自动报警器相连接。当有人划破玻璃时,就会发出警报。  生4:请解释一下“极细”的意思。  生1:“极细

4、”就是很细、非常细的意思。极细的金属丝网就是用很细、非常细的、能够导电的金属材料做的丝网。这种丝网要比蜘蛛网更细更密。  生5:请你谈谈这种玻璃的用途。  生1:在银行以及存放文物、珠宝、重要图纸、文件的建筑中都可以采用。  (发布会开得有声有色,课堂气氛热烈。等把五种玻璃介绍完后,)师:“我是《热河日报》记者,请问厂长先生,你能谈谈贵厂产品开发的设想吗?”(个体的提高展示)  生1:这个问题还是由我们的总工回答吧。?  生6:我们想研制一种“不沾水玻璃”,雨雪天行驶的汽车,司机的视线模糊不清,容易出事故。如果有一种“不沾水玻璃”,雨雪天汽车行驶就安全多了。  生7:我们

5、还想研制一种“吸尘玻璃”,用这种玻璃做黑板,教室里既不会粉尘飞扬,又不会影响师生的健康。?  发布会结束。(师生共同为他们鼓掌。)  教学反思:这个案例体现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整个教学过程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生动活泼地发展。群体性主体参与率高,创新性思维活跃,使学生真正获得了自主学习的成功乐趣。整个教学过程的突出特点是精心创设情境,促进学生主动个体的差异发展。使每个学生的求知与思维的渴望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讨论探究、交流实践,获取了知识,发展了个体能力,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设想,畅谈自己的想法,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培养了

6、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想象,同时,对学生创新性人格塑造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