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水平考试复习之诗歌鉴赏.ppt

学业水平考试复习之诗歌鉴赏.ppt

ID:55896570

大小:228.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0-06-13

学业水平考试复习之诗歌鉴赏.ppt_第1页
学业水平考试复习之诗歌鉴赏.ppt_第2页
学业水平考试复习之诗歌鉴赏.ppt_第3页
学业水平考试复习之诗歌鉴赏.ppt_第4页
学业水平考试复习之诗歌鉴赏.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业水平考试复习之诗歌鉴赏.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学业水平考试复习之诗歌鉴赏常见的六种提问模式第一种感知意象型第二种分析技巧型第三种品赏语风型第四种鉴赏炼字型第五种品味诗眼型第六种评价观点型第一种模式感知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答题公式公式: 什么意象+意象特点+意象表达的诗人的情感。模式:诗歌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营造的氛围,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或品格。思路:①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②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意象特点;③指出意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例:学业水平考试说明第8、40、

2、41、43、44、93页。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请选择一个角度,对这首诗的艺术手法做简要分析。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表达技巧表达方式记叙、描写(细节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里描写)、抒情、议论表现手法(艺术手法)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史抒怀)描写手法虚实、动静、远近、象征、抑扬、烘托、衬托、对比、烘

3、托、渲染、联想与想象、以乐景衬哀情、以哀景写哀情、、、、、、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借代、夸张、排比、双关、反复、衬托、用典、设问、反问、反语等结构构思总领全文、承上启下、卒章显志、以景结情、层层深入、伏笔铺垫、画龙点睛等例题:学业水平考试说明第8、42、106页。第三种模式品赏语风型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4、。参考答案: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形象生动、绚丽飘逸、明快简洁、雄浑豪放、旷达俊朗、婉约沉郁、自然流畅我们熟悉的诗人的语言风格李白:豪迈飘逸杜甫:沉郁顿挫白居易:通俗易懂陶渊明:朴素自然李商隐:朦胧隐晦苏轼:豪放旷达辛弃疾:慷慨悲壮王维:诗画一体常见的表语言风格的词:清新自然、朴素自然、幽默讽刺、含蓄隽永、生动形象、绚丽、豪迈、婉约、华丽、、、、、第四种

5、模式鉴赏炼字型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参考答案: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

6、(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例题:学业水平测试2013年七月考试真题第9题。第五种模式品味诗眼型提问方式:某字(词)是全诗的“诗眼”,为什么?提问变体: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全诗围绕某字展开,请结合全诗分析。答题步骤:(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结合诗句进行梳理,列举全诗围绕该字写了哪些内容)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参考答案:“折柳”

7、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第六种模式评价观点型答题步骤与要点:1、明确表明你的观点;2、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找到原诗中能支持自己观点的地方阐述理由和原因。提问方式: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你的观点呢?有人认为本诗是表达什么,有人认为则是表达什么,你同意哪种看法?例题:学业水平测试第42页。小结(1)表达的过程要完整。(2)按要求回答,重点明确。(3)表达流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