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文档》之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预防.doc

《安全管理文档》之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预防.doc

ID:55898779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6-13

《安全管理文档》之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预防.doc_第1页
《安全管理文档》之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预防.doc_第2页
《安全管理文档》之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预防.doc_第3页
《安全管理文档》之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预防.doc_第4页
《安全管理文档》之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预防.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全管理文档》之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预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预防 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预防  授课时间:2008年3月31日               课时安排:2课时安全教育目的:中职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军,经过两三年的职业技术学校的学习,他们将走上不同的工作岗位,对他们进行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预防教育,使他们以后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能采取正确的方法和措施对自己和他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进行有效的保护。教学目标:使学生熟悉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危害,掌握各种正确的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预防措施。教学重点:职业病预防措施。教学难点:职业性有害因素;职业病预防措施。教学方法:讲授、举例。教学过程:职业性有害因素  

2、 按其来源和性质分:   一、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1、化学因素:包括生产性毒物和生产性粉尘。是引起职业病最多的职业性有害因素。 2、物理因素:包括辐射、噪声、振动以及不良的气象和气压条件(如高湿、高低气压等。) 3、生物因素:指某些病原微生物和致病寄生虫(如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  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1、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如劳动时间长,劳动休息制度不合理等; 2、劳动强度过大或劳动安排不当:如安排的作业与劳动者生理状况不适应等; 3、劳动者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和神经系统过度紧张等; 4、劳动者长时间处于同一体位或某种不良

3、体位,以及使用的设备和工具不合理,不符合人机工程学要求等。   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1、生产作业环境中的职业卫生条件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等;   2、缺乏必要的卫生技术措施:如没有有效的防毒、通风、采暖、降温、照明等措施;   3、缺乏必要的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和卫生设施,或这些用品和设施有缺陷;职业病预防   一、生产性粉尘危害与防尘综合措施:  (一)、粉尘危害:   1、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引起尘肺病。此外,粉尘还可引起鼻炎、咽炎、毛囊炎、脓皮病、角膜炎等疾病;有毒性粉尘或放射性粉尘还可能引起职业中毒或呼吸系统肿瘤。   2、对生产的影响:   粉尘弥

4、漫的作业场所,降低了可见度,影响作业者的视觉,妨碍工人操作,甚至会发生事故。   3、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二)、防尘综合措施:   1、“宣”:即宣传教育;   2、“革”:即革新技术、改革工艺、采用新技术;   3、“水”:即湿法防尘;   4、“密”:即密闭尘源,使粉尘与操作人员隔离;   5、“风”:即通风除尘;   6、“护”:即个体防护,佩戴和使用防尘口罩、面具等防护用具;   7、“管”:即防尘设备的维护管理;   8、“查”:即加强监督检查;   二、辐射危害及防护措施:  (一)、辐射危害:              1、放射性辐射的危害:  

5、 人体受到大剂量电离辐射的一次或数次照射,可引起急性放射病,常在短时间内引起呕吐,发热,惊厥,休克以致死亡。   人长期接受超过允许剂量的体外照射或放射性物质经常少量进入并蓄积在体内,可引起慢性放射病,它能引起神经损伤,癌症,白内障,损伤遗传物质。   2、电磁辐射的危害:   在中、短波高频作用下,可引起中枢神经的机能障碍和植物神经失调,出现神经衰弱症状。  微波作用于人体后,除产生热效应外,还可造成植物神经紊乱,对血象、视觉、性机能、骨髓、脏器组织等造成危害,并破坏脑细胞。  (二)、辐射防护措施:   1、放射性辐射外照射防护措施:  (1)、时间防护;  

6、(2)、距离防护;    (3)、屏蔽防护;   2、放射性辐射内照射防护措施:共6项,详见《安全教育手册》P158   3、电磁辐射的防护措施:(1)、设备漏能和对辐射源采取屏蔽防护;(2)、对作业人员采取防护措施;   三、生产性毒物危害与防毒措施:  (一)、生产性毒物对人体的危害: 主要是引起职业中毒,此外还可以引起远期效应(即致癌、致畸、致突变效应),职业性皮肤病和化学烧伤等。  (二)防毒综合措施:   1、组织管理措施:加强防毒工作领导,制定防毒工作计划,有计划地改善劳动条件。2、防毒技术措施;   3、个体防护措施:穿戴防护服、手套、面罩、口罩、头

7、盔等防护用品。   4、卫生保健措施;   四、物理因素危害与预防:  (一)、噪声危害与预防:   1、危害:人们短时间处于一定的噪声级坏境中,会引起听觉疲劳,产生暂时性听力减退;长期接触生产性噪声,会引起人体全身性不良反应,甚至引起疾病。   2、预防:控制和消除噪声源;控制噪声传播途径;做好个人防护。  (二)、振动危害与预防:    防护措施:改革工艺设备和工具,加强设备和工具的维护保养;建防振基础;对振源设减振阻尼器;建立适当穿插的工间休息制度。  (三)、高温危害与预防:   1、危害:中暑;人体水盐代谢平衡失调;人体体温调解障碍;心脏负担加重引起血压

8、波动;以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