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小兴安岭 集体备课 一稿.doc

美丽的小兴安岭 集体备课 一稿.doc

ID:55900484

大小:3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6-13

美丽的小兴安岭 集体备课 一稿.doc_第1页
美丽的小兴安岭 集体备课 一稿.doc_第2页
美丽的小兴安岭 集体备课 一稿.doc_第3页
美丽的小兴安岭 集体备课 一稿.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美丽的小兴安岭 集体备课 一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4-2015学年市八中小学语文集体备课(导学案)设计课题:《美丽的小兴安岭》课  型集体备课年级三年级执教赵书华学习目标:1.本文教学要使学生了解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川的思想感情,提高审美能力。2.知道文中三个总述句的作用,按总述——分述——总结的顺序给课文分段。3.理解课文抓住景物季节变化的特点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写法。4.运用电教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重点:(1)理解四季景色的各异美。(2)理解四季景色的相同美(3)运用电教手段优化组合。学

2、习难点:(1)先理解词语的表面意思,知道这些词语在课文中指什么而言。(2)再结合语言文字的剖析,深究为什么用这些词语,使学生有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进而理解美。预习准备:预习本课生字,读懂课文。学习过程环节学案导案预习检测(3)第一板块:复习词语,建构阅读板块1、出示两组词语,指名读。(1)绿色的海洋抽出枝条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苍翠落叶飞舞(2)汇成小溪欣赏影子大花坛名贵药材刮风舌头2、读着这些词,你好像看到什么?说说两组词分别和什么有关?(小兴安岭四季树的美和树下的美景)(评析:重视词语教学,这是中段

3、语文的一个基本任务。同时通过词语学习,将词语重新“组块”,拓宽阅读空间,建构阅读话题板块。)。导入感知(6)第二板块:感受领悟树之美1、勾出课文中描写树的句子:学生勾画,交流,灯片出示(将②——⑤排列成新诗的形式)。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2、读着这些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喜欢哪一句?你能读出你感受到的美吗?指导预设:①抓“数不清、几百里、海洋和省略号”体会小兴安岭地广树多的壮美特点。②从“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两处感受春天的生命力,用换词体会的

4、方法比较“抽出”与“长出”搭配对象不同。③感受枝叶的茂盛。④课件“落叶飞舞图”,将学生带入情景朗读。⑤理解“满”,体会林中雪厚(结合插图)。3、如果我们要将小兴安岭的树画下来,春天我们将为枝条调上──生接:嫩绿;夏天我们将为遮日的树荫调上──生接:翠绿;秋天我们为飞舞的落叶──生接:黄色;冬天我们为雪原林海──生接:白色。(相机板书:枝条嫩绿、遮日浓阴、黄叶飞舞、雪原林海)是呀!不同的季节,小兴安岭奉献给我们不同的美丽,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想像,自己的感受读:枝条嫩绿、遮日浓阴、黄叶飞舞、雪原林海。让我们想象着这些景物再读

5、读这几句。(指名读、齐读)。自主探究(6)第三板块:感受领悟树下之美1、小结过渡:孩子们,其实小兴安岭的美丽不仅只在树上,让我们走进树中,到林中去看看,你将有更多的收获。如果给你一台相机,你将拍摄哪些令你心动的图画呢?灯片出示学习提示:合作学习,读课文2—5自然段,为你喜欢的景物图画取一个名字,试着为自己的心动的图画配上一首优美的小诗。2、交流汇报:读句子,说画名,吟小诗,相机完善板书上的诗句。(相机完善板书:枝条嫩绿鹿照影,遮日浓阴野花开、黄叶飞舞药材贵、雪原林海黑熊白。)注意:每一句的后三字可以换成课文中的其他景物

6、。3、以个性化朗读最后一节作小结:①看着同学们以森林为背景,拍下的一张张精美照片,听了同学们深情并茂吟诵的诗句。我们和作者一样发出这样的赞叹(出示最后一节)齐朗读。②此时此刻在现场观看和倾听的人,他们也发出这样的赞叹朗读最后一节。(评析:学生通过读—-画—-写诗—-吟诵—-感叹,将小兴安岭的美根植于心中,将向往小兴安岭的情内化于心中,引导学生读出画面,读出情感,内化语言,外化情感。教师用诗句作为板书,创生了课文内容,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展示交流(20)第四板块:总结全文,话题延伸1、作为小兴安岭人可以一年四季欣赏这里的

7、美景——读诗句,而作为旅游者,如果你有机会去小兴安岭,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去?2、孩子们,现在你们是小兴安岭的导游,你该怎样介绍?引导学生背诵喜欢的自然段。孩子们,既然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所爱,那就试着将自己喜欢的部分背下来吧!3、总结:小兴安岭时时有美、处处有美呀,只是因为每个人的爱好、兴趣、眼光不一样,所以就有不同的选择。在作者眼里,无论是树上、树下,无论是春天(读诗第一句)、夏天(读诗第二句),还是秋天(读诗第三句)、冬天(读诗第四句)——小兴安岭都会让我们感叹(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齐读。是啊,所以有人说──灯片出示

8、: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著名雕塑家罗丹。总结巩固(5)全文将“美丽”作为全文教学的主题,以“树”为抓手,为学生建构一个比较宏大的“学习场”,通过树和树下两个阅读话题板块,培养学生感受美、发现美的能力,坚持在情境中感悟、理解、运用和诵读语言文字。整个教学过程以“树”为主线,以语言为基石,以言语为主轴,强调和凸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