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内固定术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doc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内固定术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doc

ID:56000953

大小:87.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3-15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内固定术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doc_第1页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内固定术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doc_第2页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内固定术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doc_第3页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内固定术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doc_第4页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内固定术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内固定术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内固定术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总结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岀症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Cage椎间融合钢板内固定术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行颈椎前路减压Cage椎间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76例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影像资料,随访时间平均(5.8±1.95)月,用SPSS16.0对获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病例术后神经功能改善率平均77.38%,JOA评分平均由术前(4.8±0.64)分上升至术后(13.2土1.44)分,改善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术后手术节段上下临近椎体髙度平均丢失高度术后3月时为(1.03+0

2、.25)mm,术后6个月为(1.17±0.32)mm,减少无统计学意义。植骨融合率为100%,颈椎活动度改善平均由术前的(39.38±6.83)度变为术后6月的(62.51±4.80)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颈前路减压颈椎前路减压Cage椎间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症状、体征缓解明显,颈椎活动度改善良好,植骨融合率高,椎间高度无明显丢失,该手术方式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岀症疗效肯定。【关键词】颈椎;椎间盘移位;减压术,外科;椎间融合器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工作和休闲娱乐需要长时间头部及颈椎处于固定姿势,同时交通事故也非常频发

3、多见,使得颈椎劳损以及受伤的机会也越来越多,而其中最容易受累的就是颈椎间盘,临床上称为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对于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很多,效果各家报道不一。本文仅对行颈前路椎间盘单纯切除Cage椎间融合加钢板固定术的76例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综合资料进行分析,以有助于该类疾病的诊治。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急性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6例,男59例,女17例,年龄25〜47岁,平均年龄(36.7±0.45)岁。其中车祸伤55例,高处坠落伤13例,轻微外伤史8例。全部行颈椎前路减压Cage椎间融合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随访时间(6.8土1.

4、95)个月。1.2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有颈项部疼痛,伴双上肢麻木并乏力者19例,单侧肢体麻木乏力33例,出现四肢瘫的8例,出现四肢瘫痪并有括约肌功能受损4例。查体有根性牵拉试验阳性的37例,出现Hoffman征阳性的14例,巴彬斯基征阳性的9例。神经功能评价依照JOA脊髓型颈椎病功能评定系统(17分评分法)[1]o1.3影像学表现所有病例术前均常规行颈椎正侧位及过伸过屈位X线片检查、CT检查和MRI检查。X线示颈椎生理前凸减少的有54例,消失的9例,过伸过屈位片示颈椎不稳定的有39例,CT及MRI示病变累及节段:单节段受累68例,C4/513例,C5/645例,

5、C6/710例;两节段受累5例,其中C3/4,C4/5节段2例,C4/5,C6/7节段3例;三节段受累3例,均为C4/5,C5/6,C6/7。29例颈椎椎管狭窄,伴后纵韧带骨化8例,颈脊髓受压38例。1.4手术方法术中患者取仰卧位,双肩略垫高,颈部垫横凹软枕,使颈椎轻度后伸,双侧乳突处放置沙枕限制颈项部活动。全身麻醉,经鼻腔或口咽气管插管。取颈前右侧纵行切口,沿血管鞘和内脏鞘之间进达椎前,C型臂X线机透视定位确定病变节段。行病变节段椎体间隙椎间盘切除,先用枪状咬骨钳、髓核钳及刮匙等彻底清除突出的椎间盘和骨赘,将椎间盘组织处理干净,刮除上下椎体终板软骨至渗血,保

6、留终板。双侧减压范围以两侧颈长肌外缘1〜2mm为界,向后至后纵韧带及硬脊膜,后缘潜行咬除相邻椎体后缘的部分骨质。术中在打开椎管前,静脉滴注甲基强的松龙500mg,以减轻局部脊髓的炎症反应。探查见脊髓无张力,减压满意,神经根行钩子探查松解,彻底止血,选宽度、长度与对应间隙大小匹配的Cage植入间隙内。选用合适长度的自锁钛钢板置于椎前中央,两端分别与椎体平面呈15。,上下分别各用2枚皮质螺钉固定钛板(Zephir板27例,钛质Coddman板49例),拧紧锁钉,锁定钢板。冲洗刀口,放置负压管引流管1根,缝合切口。术后颈托固定颈椎。1.5术后处理术后常规行地塞米松2

7、0mg和速尿20mg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3d,后减少地塞米松用量至10mg再用2do同时吸氧、消肿、止血、抗生素等处理,密切观察伤口情况,24〜48h内拔除引流管。四肢肌力较好的患者麻醉清醒后即可逐渐由平卧位摇起呈半卧位、坐位,术后第2天颈托保护下地行走。术前有肢体运动及感觉功能障碍的病例均行高压氧治疗1〜2个疗程,术后刀口愈合良好。颈托护颈6周,6周后去除颈托开始逐渐颈部功能锻炼,术后3月及半年门诊复查,以后视情况复查。1.6观察指标按J0A评分标准计算术前、术后3个月以及6个月时评分,计算神经功能改善率。改善率二(术后分-术前分)/(17-术前分)X1

8、00%。术后定期摄正侧位X线片,了解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