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区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月考理化试卷.doc

松江区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月考理化试卷.doc

ID:56022120

大小:924.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3-14

松江区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月考理化试卷.doc_第1页
松江区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月考理化试卷.doc_第2页
松江区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月考理化试卷.doc_第3页
松江区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月考理化试卷.doc_第4页
松江区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月考理化试卷.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松江区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月考理化试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密○………………………………………封○………………………………………○线……………………………松江区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月考理化试卷(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00分钟)2012.10物理部分考生注意:1.本试卷物理部分含五个大题。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一、选择题(共16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

2、确选项的代号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1.某品牌的瓶装纯净水上标有“550ml”字样,则出厂时所装纯净水的质量是()A.550千克B.0.55千克C.550毫克D.0.55毫克2.一名初三同学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A.3×102帕B.3×103帕C.3×104帕D.3×105帕3.下列生活实例中,与连通器无关的是()A.船闸B.注射器C.锅炉水位计D.茶壶4.下列各现象中,利用大气压强的是()A.吹气球B.打桩机C.运动会投铁饼D.用吸管吸饮料5.如图1所示,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图1A.铁轨下铺枕

3、木B.用刀切苹果C.用纸垫提手处D.挖掘机装有履带6.重力为100牛的长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1米2。现用一个大小为20牛的沿水平方向的力作用在物体中央,则物体对地面的压强()A.可能是1200帕B.一定是1200帕C.可能是1000帕D.一定是1000帕图2甲乙7.如图2所示,在水平桌面上两只底面积不相等的柱形容器内盛有高度相同的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液体,下列关于两容器底面受到液体的压强p和压力F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p甲>p乙,F甲=F乙B.p甲>p乙,F甲>F乙C.p甲<p乙,F甲=F乙

4、D.p甲<p乙,F甲<F乙8.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且ρ甲>ρ乙。若在它们右侧沿竖直方向分别切去一部分,且切去部分的体积相同,则它们对地面压力变化量ΔF甲、ΔF乙的大小关系和它们对地面压强变化量Δp甲、Δp乙的大小关系分别是()A.ΔF甲>ΔF乙,Δp甲>Δp乙B.ΔF甲<ΔF乙,Δp甲=Δp乙C.ΔF甲=ΔF乙,Δp甲<Δp乙D.ΔF甲>ΔF乙,Δp甲=Δp乙二、填空题(共26分)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9.水的密度是(1)千克/米3,其物理意义是(2)。一瓶纯

5、净水如果喝掉一半,则剩下一半的水的密度是(3)千克/米3。10.最著名的(4)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且大气压强是很大的。(5)实验测定了大气压强的值。海拔高度越(6),大气压强越小。11.1千克的水结成冰后,不变的物理量是(7),变化的是(8)和(9)。(均选填“质量”、“体积”或“密度”)图312.如图3所示,某同学用大拇指和食指,挤压一支铅笔,感觉(10)(选填“大拇指”或“食指”)很疼,这一现象说明:当压力的大小相等时,(11)。若已知笔尾端与笔尖横截面积之比为50:1,则大拇指与食指受到的压强之比为(

6、12)。13.某一边长为0.1米的正方体浸没在水中,若物体的上表面在水面下为0.2米处,则该物体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13)帕,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14)牛,该物体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比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15)(选填“大”或“小”)。14.一张报纸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报纸对桌面的压强约为(16)帕,若把这张报纸对折后再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则它对桌面的压强为(17)帕;撕掉一角后剩余部分再平放在桌面上,则它对桌面的压强(18)(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图4甲乙15.如图4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

7、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它们的材料密度ρ甲(19)ρ乙(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若将两物体同时沿某一方向切去一部分,使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仍相等,则应(20);(21)。(请写出两种沿不同方向切的具体做法)16.为了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小华同学将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一端扎上橡皮膜,将其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不断增加玻璃管浸入水中的深度,实验操作过程及实验现象如图5(a)、(b)和(c)所示。他继续实验,在玻璃管中分别注入酒精、盐水,使之与烧杯中水面相平,实验操作过程及实验现

8、象如图5(d)、(e)所示。(已知ρ盐水>ρ水>ρ酒精)①观察比较图5(a)和(b)和(c)可得的初步结论是:(22);②观察比较图5(d)和(e)可得的初步结论是:(23)。图5三、作图题(共6分)请将图直接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图题必须使用2B铅笔。17.如图6所示,重为10牛的物体放在斜面上,对斜面的压力为6牛,请画出该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的图示。18.如图7所示,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