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的教学认识.doc

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的教学认识.doc

ID:56053164

大小:2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6-19

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的教学认识.doc_第1页
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的教学认识.doc_第2页
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的教学认识.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的教学认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的教学认识——发言人:李康平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逐步形成了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理念,反对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教学,由以传授知识为中心逐步转移到以培养能力为中心。       灌输式的最大弊端是压抑了学生的思维活动,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何为教学的启发式?所谓启发,就是学生通过学习与思考,想弄懂而没有完全懂,虽有所悟却又不能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的时候,适时地、有的放矢地予以点拨和开导,使学生能够真正地理解问题并说清道理,这就是教学的启发式。由此及彼,举一反三,使学生持久地进行思维活动,这样就能从不知到知,再由知转化为能力,从而为学生将来探索更深层

2、次的未知打下基础。       启发式教学有两点必须准确把握:一是启发必须适时,必须在学生智力活动处于积极状态时进行。二是举一反三,教师的启发要促进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为了做到这两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创造条件,推动学生思考,例如提出问题,设置疑难,展示历史现象让学生观察,提供史料供学生分析比较等,然后及时加以指点,帮助他们掌握知识,并运用已知的知识和道理去观察分析未知的问题,理解未知的道理。这就是启发式教学的实质。       例如讲完“三国鼎立”这一课时,就可以提出问题:“曹操能够统一北方,但却为什么不能统一全国?”3这样的提问,让学生运用已知的知识分析得出曹操能够统

3、一北方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引起探索未知的兴趣,进行深层次的思维,通过分析综合,得出曹操不能统一全国的原因。这样的提问是具有启发性的,它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而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就在这种思维的锻炼中得到提高。       启发式是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原则,是各种教学方法的基本精神。我们有时会听到有些教师埋怨学生“启而不发”。似乎启发就是教师“启”,学生“发”,这是对启发式教学的误解。“启”和“发”虽各有侧重,这也就体现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经过思考,自己获得结论,完成从不知到知的转化。这就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统一。       由于

4、有的人对启发式教学存在着一定的误解,因而偏重于在形势上减少讲授的时间,增加学生活动的时间,但却并没有把学生的思维真正调动起来,出现了学生在课堂上活动的密度大,思维密度小的情况。这样的教学,依然是记忆水平的教学,而不是理解水平和思考水平的教学,这当然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       启发式教学确实需要增加学生的活动,使学生的手脑并用,逐步发展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但是,增加学生活动不一定就是启发式。比如为增加课堂上的活动而安排学生读书,倘若仅仅是要求学生了解课本上现成的历史事实或结论,那么这种活动是值得商榷的。       3启发式教学并不排斥教师的讲授,启发式教学

5、可以有各种方法,讲授法也包括在内。讲授法最大的长处是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他们学习和探求的兴趣。正确运用讲授法,对学生的智力发展也是大有益处的。讲得精辟,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讲得画龙点睛,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突破性。对于开拓型和创造型的人才来学,深刻性和突破性这类思维品质是至关重要的。讲授法绝不就等于灌输,问题不在于教师讲了多少,而在于教师在什么情况下讲,怎样讲。凡是注意启发学生思维,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和主动性的讲授,都是值得我们大家推崇的。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