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期末考题案例分析.doc

思修期末考题案例分析.doc

ID:56059906

大小:48.9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15

思修期末考题案例分析.doc_第1页
思修期末考题案例分析.doc_第2页
思修期末考题案例分析.doc_第3页
思修期末考题案例分析.doc_第4页
思修期末考题案例分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思修期末考题案例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案例分析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案例:李开复给中国学生的第四封信:大学四年应是这样度过?今天,我回复了“开复学生网”开通以来的第1000个问题。关掉电脑后,始终有一封学生来信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开复老师:就要毕业了。回头看自己所谓的大学生活,我想哭,不是因为离别,而是因为什么都没学到。我不知,简历该怎么写,若是以往我会让它空白。最大的收获也许是……对什么都没有的忍耐和适应……这封来信道出了不少大三、大四学生的心声。大学期间,有许多学生放任自己、虚度光阴,还有许多学生始终也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向。当他们被第一次补考通知唤醒时,当他们收到

2、第一封来自应聘企业的婉拒信时,这些学生才惊讶地发现,自己的前途是那么渺茫,一切努力似乎都为时已晚……这“第四封信”是写给那些希望早些从懵懂中清醒过来的大学生,那些从未贪睡并希望把握自己的前途和命运的大学生以及那些即将迈进大学门槛的未来大学生们的。在这封信中,我想对所有同学说:大学是人一生中最为关键的阶段。从入学的第一天起,你就应当对大学四年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规划。为了在学习中享受到最大的快乐,为了在毕业时找到自己最喜爱的工作,每一个刚进入大学校园的人都应当掌握七项学习:学习自修之道、基础知识、实践贯通、兴趣培养、积极主动、掌控时间、为人处事。只要

3、做好了这七点,大学生临到毕业时的最大收获就绝不会是“对什么都没有的忍耐和适应”,而应当是“对什么都可以有的自信和渴望”。只要做好了这七点,你就能成为一个有潜力、有思想、有价值、有前途的快乐的毕业生。问:大学生如何适应人生新阶段?答:首先要认识大学生活特点,提高独立生活能力,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培养优良学风。要善于利用资源。例如,了解教室、图书馆、商店、电话亭在什么地方,食堂、澡堂什么时候开放,甚至学校有几个门等细琐的事情都在短时间内了解清楚。这样,在解决各种问题的时候就更顺利、更节省时间。必要的时候,直接向高年级的同学或者老乡请教,他们都比较愿意把

4、经验教训传授给新生,以帮助新生尽快适应校园生活,尽量少走弯路。其次,放开手脚,大胆尝试探索,主动参与班级活动,有选择地参与社团工作。这样与老师、同学接触得越多,掌握的信息越多,锻炼的机会也越多,容易培养自信心。最后,学会健康生活。新生要有足够的时间参与体育锻炼,合理地安排饮食和睡眠。课余可以多阅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籍报刊,以读书为乐事,既可以排遣烦忧,愉悦性情,又可以获取知识,增长智慧,对身心的健康发展非常有利。其次要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是学会与人交往。交往中应坚持真诚、宽容、平等的原则,尊重他人,保持尊严,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做无谓的斗争,但

5、也不要害怕冲突。除此之外,掌握一定的交往技巧也是很重要的,首先要学会换位思考。人和人之间是不同的,但却是可以理解的,要努力跳脱自己的巢穴,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这样双方的沟通会变得更加顺畅和温馨。其次要学会倾听。善于倾听别人的讲话表达了对他人的尊重,因此无形中就会满足对方的自尊心,赢得对方的好感。第三,要积极表达。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害怕别人的指责。所以,交往中不要总是批评、指责别人,而应真诚地赞扬和欣赏别人。在不得已批评别人时,也应采用一定的“谋略”,譬如先表扬后批评,或者委婉巧妙地暗示对方要注意自己的错误。第一章:追求

6、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案例:大学3年李某仅花了父母300元钱,却靠打工为妹妹支付了8000元的学费;大学毕业后,他放弃了到北京工作的机会,投身西部志愿服务,帮助陕西贫困地区农民种药材,帮助当地企业搞GSP、GMP认证,每天能挣到300元。今年12月,他提前还清了2.6万多元国家助学贷款,成为河南省第一个还清国家助学贷款的大学生因为志愿服务学到的技能,刚刚考上硕士研究生的王一硕目前已成为多家企业争抢的人才。除了兼任一家制药公司的总工程师和副总经理,还同时兼任多家制药企业国家GMP认证顾问,月收入已近5000元。挣生活费,上学期间捡过废品、睡过马路在

7、志愿服务的麟游县,药农可能不知道谁是县委书记,但没人不知道王一硕志愿服务期间掌握的技能,6家企业争相聘.问:你是如何看待“一个大学生志愿者的西部经历”的?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案例:南开之父——张伯苓南开创始人是张伯苓。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陷入日益深重的灾难。满怀爱国主义理想的严范孙、张伯苓立志兴办教育,用爱国精神和科学知识造就新人,拯救国家。他们从传授“新学”的家学开始,一步一步办起了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和重庆南开中学,历尽艰辛,刻苦奋斗,矢志不渝。南开学校的创建,为国家培育了众多杰出人才,也为中国教育事业的

8、发展和中华民族迈向现代化发挥了重要作用。问:严范孙、张伯苓先生以毕生精力实践“教育救国”理想的高风亮节,将永远为后世景仰。你有何感想?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