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各单元教材分析.doc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各单元教材分析.doc

ID:56060880

大小:11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3-15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各单元教材分析.doc_第1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各单元教材分析.doc_第2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各单元教材分析.doc_第3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各单元教材分析.doc_第4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各单元教材分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各单元教材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各单元教材分析一、教材的主要内容和设计思路1、“运动和力”单元: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围绕小车的运动展开的探究和制作活动。研究不同的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重力、弹力、反冲力)研究小车载重以及摩擦力研究控制小车运动快慢的方法(认识动力大小、小车重量和摩擦力的大小对小车运动的影响)设计和制造一辆小车,举办一个赛车会2、“时间”单元:循着人类计量时间的技术发展史的轨迹,引领学生感受时间并对不同类型的计时器展开充分的探索。估算时间活动探究时钟发明之前人类白天和夜间的计时方法研究蜡烛钟、水钟、摆

2、钟的计时原理从摆钟的计时原理深入研究重力摆运动快慢的规律通过以上活动,学生加深认识太阳运动周期的观察和投射形成的影子变化来测量时间,还会认识到一些有规律运动和变化的装置也可以计量时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时器的计时准确性在不断提高。3、“生物与环境”单元:侧重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从观察一处花丛开始,从花丛里动物的食物入手,研究生物之间的联系,探讨不同生物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从建造和观察生态瓶、改变生态瓶条件的观察活动,发展到探讨整个自然界的生态系统。通过以上活动,学生认识到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

3、存、相互制约的,初步建立生态系统的概念,形成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和谐的整体的认识。4、“地球的运动”单元:引领学生认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问题。从不同侧面对昼夜和四季现象进行探究和思考,运用模拟实验的方式和逻辑推理的工具,认识和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了解人类为认识这个客观事实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从以上内容看出,本册教材的内容已从前出几册重点指导学生认识物体、物质的特性以及变化过渡到重点指导学生认识自然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运动规律方面。如:相互关系:小车的运动速度和小车质量、摩擦力、动力大小的关系;生物和生

4、物之间的食物链关系;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重力摆的摆动快慢和摆线长短的关系;昼夜和四季变化和生物之间的关系;地球和太阳的运动关系……运动规律:太阳和影子的变化规律及其利用;重力摆运动的规律以及利用;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二、科学概念1、改变物体静止或运动状态,必须有力的作用,作用力的大小、方向影响着物体的运动状态。物质的质量(载重)也影响着运动。2、时间可以通过对太阳运动周期的观察和投射形成的影子来测量,一些有规律运动的装置也曾被用来计量时间。计时工具准确的提高要靠设计、材料、技术的改进。3、动

5、植物的生存与环境有关,包括这个环境中其他动植的种类和数量,可以得到的食物和资源以及空间、水和空气等。当环境发生变化时,有些植物和动物可以幸存和繁衍,有些则死亡或迁移到其他地方。4、地球具有自己的运动规律。人类认识这个客观事实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由于地球自转轴倾斜,产生了四季变化。昼夜和四季变化影响着地球生物的生长节律和生活习性。三、探究能力1、随着研究对象的变化,探究活动中获取信息的手段从较多地通过直接观察到较多地通过人为控制条件下的观察,实验活动增多。本册教学中除进一步指导

6、学生学习控制变量的对比实验外,还根据探究内容的需要增加了学习模拟实验的内容。(1)指导学生继续学习控制变量的对比实验,加深对其在科学探究中作用的理解。着重指导学生确定改变什么因素,怎样改变这个因素,要保持哪些因素不变,怎样保持这些因素不变。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实验的公平性,进行“公平测试”。并让学生逐步体会到控制变量的对比实验是验证假设、寻求因果关系最常用的科学方法。(2)学习用模拟实验研究自然物体的运动规律及自然现象的成因。“地球的运动”单元的实验基本上都是模拟实验。生物与环境中的制作、观察、改变生态瓶的

7、活动也是一种模拟自然界池塘群落的模拟实验。2、发展学生运动数据解释和推理的能力运用数据对现象进行解释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环节。判断和结论必须以事实和数据为基础,假设和猜想必须得到事实和数据的证明。正确对待“非正常”的事实和数据,不要轻率得出结论,实验数据,是不能随便涂改的,如果对自己的实验数据有怀疑,只能检查实验的各个环节,重新获取。(不单纯是重复实验)发展根据事实和数据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实验结果不等于结论,科学概念不能自动地从数据和孤立的分析中产生。必须对实验中的事实和数据进行分析和符合逻辑的推理,在

8、事实和结论之间建立必然的逻辑联系。如:对昼夜成因的探究,仅通过模拟实验,学生并不能找到地球上发生昼夜变化的真正原因。要知道原因,还必须指导学生根据我们已知的常识对实验结果进行推理和计算,并再次通过事实的验证。在科学上既要大胆想象、重证据,还要善于思考和符合逻辑。3、融入有关的科学发展史内容,促进学生理解科学的历史和本质,科学和技术、社会的关系。(1)融入有关的科学发展史的内容,让学生从科学发展史中获得对科学和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和科学探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