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影响女童受教育机会的家庭因素.doc

浅析影响女童受教育机会的家庭因素.doc

ID:56065371

大小:6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6

浅析影响女童受教育机会的家庭因素.doc_第1页
浅析影响女童受教育机会的家庭因素.doc_第2页
浅析影响女童受教育机会的家庭因素.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析影响女童受教育机会的家庭因素.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影响女童受教育机会的家庭因素巴马屮等职业技术学校杨胜富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影响女童受教育机会的家庭因索,包括父母的思想认识水平、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的阅历以及女童家庭环境等四个方面。关键词:女童;受教育机会;家庭因索山区女童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女童能否有机会上学,受教育程度的高低,除了受社会人环境因索、女童H身因索的影响Z外,还跟家庭因索有关。下文将以巴马具为例从四个方面來谈影响女童受教育机会的主要家庭因索。一、父母的思想认识水平对女童的影响(-)父母思想认识水平低,女童受教育少巴马是一个集老、边、山、穷于一-身的国家贫困具Z—的瑶族白治具,人口23万多,大部分农村女童父母长期受

2、“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影响。受这一根深蒂固思想影响的父母其女童受教育的机会很少,其至根本没有受教育的机会。他们认为:读书是男孩子之事,男孩是他们的希望,是养老送终的依靠,是香火不断延续的保证。养女童如同养猪,是帮别人养的,长人了嫁出去就完事,送不送女孩上学根本与他们不相干,不是他们的义务,没有必要进行智力投资。更有其者认为生女有辱家门,是因祖坟不好,命运不佳,宅基不良,前世造化不好。只生女孩的父母是受人歧视的,在社会上是没有立足之地,没有说话余地的,以至他们养成H卑的心里,认为什么都不如人,低人一筹;生女多的家庭其至将刚出生的女婴丢弃、送人其至掐死,根本没有人道和人性。來白

3、农村的人们应该己耳闻目睹社会和媒体不吋有关于弃婴的报道,这类女婴不是因生女多,就是私生的。在这样家庭出生的女童不遭灭顶Z灾己万幸,何谈上学。笔者身边就有很多类似的例子,笔者二嫂家10姐弟,七女三男,其中七女没有一人上学等等。(二)受封建思想男尊女卑、重男轻女影响不深的父母,其女童受教育机会相应增加受封建思想男尊女卑、重男轻女影响不是很深的父母认为,男女基本一样,都应给她们接受教育,但前提是在现有条件下送其子女上学,至于能读多久乂不得而知。上完小学之后,中学就很难想彖了,因为上完小学已满足了,中学已不敢苛求。笔者大嫂家6姐弟,五女一男,五女屮三个小学都未进;笔者大姐6个子女,也是五女一

4、男,五个女孩没一•个初屮毕业。二、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女童的影响(-)父母未受过教育,女童受教育机会少我具农村女童父母人部分未进过学校,多数是文盲,他们认为子女进不进学校无所谓,特别是女童,他们沿袭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老生活方式,没文化照样耕作、养殖,过着H给白足的小农意识生活,因为他们的机机辈辈都这么过來,满足于一日三餐、粗茶淡饭,与世无争,安于现状,没有勇气改变现状的思想,给他们异地安萱,他们还舍不得离开,给他们的扶贫物资也变卖,给他们的畜种,过一段时间称病杀了。日复一日,年复-年,经济比较拮据,根本没有能力,也没有钱送其子女读书,特别是女童,认为根本没有对其进行教育投资的必要,

5、养女是为别人繁衍子孙用的工具。据《河池日报》2004年6月28日报道,一九九五年以前巴马的东山、西山两乡女童入学率为54%,个别学校出现无女生就读的现象。南丹县屮堡乡女童入学率更低,仅为30%,并且全乡没有一名苗族高屮女生。2003—2004学年度下学期,据巴马县教育局三教股的统计资料显示,东山乡女童(瑶族)入学率也只有82%o(二)父母受过教育,女童受教育机会多受过教育的父母,深知知识的作用,深知知识在日常生活屮的地位,深知没有知识之苦,没有知识一事无成,戻至被人歧视,没有前途,充分应验了“刀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髙”的古训。他们认为: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在他们眼里,男女一样,都有权利接

6、受教育,父母有义务、有责任送他们上学。读书不只是为了光宗耀祖,是为其子女将来有出息,出人头地,不被人歧视,不被人欺负。因此,为让其子女接受教育,他们创造条件,倾其所有,其至卖血也在所不惜,无怨无悔。受过教育并且屮高等教育的父母,他们的子女儿乎没有不上学的,除了个别弱智、残疾之外。现在弱智、残疾的学生也有了特殊学校。笔者的一个侄儿,文革前上过学,割资本主义尾巴时,为了生计,偷偷摸摸做木工,文革中差点被迫害,其7个子女(五男两女),个个都上学,个个都读完初屮,其屮还有一个高屮毕业。三、父母的社会阅历对女童的影响(一)父母的社会阅历丰富,女童受教育机会多父母的社会阅历丰富,其女童受教育机会

7、多。社会阅历丰富的父母,出门多、见识广,信息丰富,思想开放,有勇于改变现状的决心和信心,把希望都寄托在子女身上,在他们眼里小孩不论男女,在条件比较因难的情况下,也要想尽办法,绞尽脑汁,倾其所有或向亲戚朋友借钱送其子女上学。在改革开放之前,敢冒“挨批斗受批判”的风险,从事家庭小经营活动,如纺纱织布、发豆芽、磨豆腐、种烤烟、包粽子、砍芦苇、砍圆木、卖柴、弹棉、开小粉店、养鸭等等。笔者一个堂姐,因家庭成份不好,附近没人敢娶,只好远嫁凤山,凭借先辈的良好基因,艰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