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正宪.方程的意义doc.doc

吴正宪.方程的意义doc.doc

ID:56119798

大小:9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16

吴正宪.方程的意义doc.doc_第1页
吴正宪.方程的意义doc.doc_第2页
吴正宪.方程的意义doc.doc_第3页
吴正宪.方程的意义doc.doc_第4页
吴正宪.方程的意义doc.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吴正宪.方程的意义doc.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吴正宪:“方程的意义”教学实录与评析2014-06-21王小娟名师工作室【教学实录】一、提出问题,激发欲望师:今天,吴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数学。我们一起来认识方程。(板书课题)你们对方程有什么认识或理解呢?或者还想知道什么?生:方程是一个算式。生:方程是什么?生:方程是怎样的数学公式呢?方程是谁发明的呢?生:学习方程有什么用呢?师:方程是什么,学习方程的作用,大家真会提问题!看来同学们对方程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有一丝期待!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方程。(评析:开门见山引入课题,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问题,无数踊跃

2、的回应。通过课堂开放,了解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引发了学生的思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需要。)二、创设情境,体验感知师:看,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个很重要的朋友。(吴老师揭开贴在黑板上的纸,露出精美的教具天平,学生不约而同地发出哇的声音)天平是称(生齐说:很轻)物体的质量。要是左边重,天平就会——生:向左边倒,倾斜。师:要是右边重,天平就会向这边——生:向右边倒,倾斜。(吴老师如一个表演者在讲台上随着学生的回答而形象地表演着,学生也不约而同地拿出双手表演,感受到天平的直观,体会平衡的含义。)师:现在老师拿3

3、00克的砝码,放到天平的一边,会怎么样?生:会向右边倾斜。师:我们要在天平的左边放上水果,谁上来放一放。(一位学生高兴地上台把一个香蕉教具放进天平左边的托盘上,香蕉的质量是120克)师:这时天平会怎么样?生:向右倾斜。师:你再放一个重180克的苹果。(生立刻放进一个180克的梨教具)这时天平会怎么样呢?生:平衡了。师:还可以怎么说?生:相等了。师:(指着黑板上的教具天平)右边是一个300克的砝码,左边放了一个120克和一个180克的水果,天平平衡了,你能用数学语言记录吗?(生写好算式,吴老师请其中的一个

4、学生写好后贴到黑板上)如果把梨拿走,想象一下天平会怎样?如果把梨换成一个苹果,大家想象天平可能会出现的结果。请大家用数学语言记录下来(学生把写好的算式贴在黑板上),如果把天平里的物品换成一个核桃和20克的砝码,右边放一个50克的砝码,大家想象天平又将可能出现什么情况?(吴老师把学生写好的算式卡片贴在黑板上)把左边托盘里的物品换成三个苹果,这现象又该怎样记录呢?生:3x=300。生:x=100。师:(微笑)把每个苹果看成x,3个苹果即为3x,这样更便于思考。师:(用手势指一指天平里的物品质量)假如这些都知

5、道了,换成已知的水果质量,这个式子能记录下来吗?生:50+120=20+50×3。(吴老师把事先准备好的纸条贴在黑板上)(评析:经历体验是最好的理解。吴老师首先选择了可视性好的放大版的教具天平,为学生的进一步理解打下了基础,学生通过对天平现象的猜测、比画和用数学语言记录、展示,在体验天平不平衡到平衡的过程中突出对相等关系的理解,从而顺利帮助学生实现从算术思维向代数思维的转变。同时充分理解等式与不等式,为接下来的分类和抽象出方程的意义埋下伏笔,落实了学生做数学的学习历程。)三、分类研究,抽象归纳师:(指着

6、黑板上记录的许多算式)同学们,一会儿工夫,我们在天平里称不同的物品,称呀,称呀,称出了那么多算式。这些算式乱糟糟的,怎么办?生:整理。师:整理的办法就是……生:分类。师:回忆一下我们称物体的过程,有哪几种情况?(学生不断用手势比画:平衡、倾斜),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分成几类?(学生分组进行学习活动后汇报)生:不相等的分成一类,含有字母的分成一类,只含有数的分成一类。生:分成两类。不相等的分成一类,相等的分成一类。师:谁上来分一分?(指名到黑板上分一分以后,对台下的其他同学说)虽然大家没有上来分纸条,但是每

7、个同学都看得非常认真!师:这么快就把乱糟糟的式子分好了。这些式子叫什么?(师用手势比画相等的式子)生:相等的式子,等式。师:(顺势指另外一组算式)这组看着好像很陌生吧!这边叫等式,这边叫什么呢?生:不等式。师:关于不等式的知识今天我们暂时不研究,我们主要研究另一组等式,看看等式,你们还有新的思考吗?生:(沉思了一会儿,有少数的学生举手了。再等待,更多的学生举手了)都是等式,有的只是数,有的却含有未知数x、方框和文字。师:从这个角度看,这些等式又可以怎么分?生1:含有文字的分成一类,不含文字的分成一类。生

8、2:分成3类。只含有数字的分成一类,含有字母的分成一类,含有文字和图形的分成一类。生3:分成两类。只含有数字的分成一类,含有字母、文字和图形的分成一类。师:(追问生2)你同意吗?有道理吗?(师并没有急于揭示正确的分法,而是把思维的矛盾交给学生)生2:他们的意思是x和文字、方框都表示未知数,所以分一类,我同意,我的错了。师:你也不错啊,你是从表面看的,他们看得更深一点,不管是文字、方框还是字母,只要表示未知数我们就把它们分为一类。(师请两位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