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而、其、为、然、焉在古文中的用法及翻译.doc

之、而、其、为、然、焉在古文中的用法及翻译.doc

ID:56125771

大小:22.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6-20

之、而、其、为、然、焉在古文中的用法及翻译.doc_第1页
之、而、其、为、然、焉在古文中的用法及翻译.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之、而、其、为、然、焉在古文中的用法及翻译.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之、而、其、为、然、焉在古文中的用法及翻译一、之——一般用作助词,的。如:一国之君;还有就是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翻译的。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际意义。如: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的呢);作代词用,如:执策而临之(拿着马鞭走向它)。二、而——(1)一般作定语(某所,而母立于兹。)  (2)副词,译为“就,才”。(然则何时而乐耶?) (3)连词  并列关系,一般不译。(蟹六跪而二螯。)  递进关系,译为“并且”或“而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承接关系,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吾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转折关系,译为“但是”或“却”。(青,取之于

2、蓝,而青于蓝。)  假设关系,译为“如果”或“假如”。(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与中心词,可译为“地”也可不译。(吾尝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因果关系,译为“因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及夫游之乐也)。三、其——代词:代词是代替词、词组和句子的词。  它的作用是避免相同词语重复,使文章简洁。  1.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2.其中,其中的。3.活用作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4.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5.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6.指

3、示人、事、物,多表示远指,相当于“那”之类的词。7.指示人、事、物,有时表示近指,相当于“这”之类的词。8.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9.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不概”、“可能”。四、为——1、被的意思读作wéi  2、为了的意思读作wèi  3、表原因  4、表目的  5、语气词五、然——  1.……的样子。  2.指示代词,“这样”、“那样”。  3.做动词,“是的”、“对的”、“认为……是对的”。  4.转折关系的连词:“但”、“但是”、“可是”、“然而”等六、焉——  1、兼词。  相当于“于之”、“于此”

4、、“于彼”。(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  2、代词。  相当于“之”。(犹且从师而问焉。)  3、语气词。  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  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