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析麦金太尔“追寻美德”的筹划.pdf

论析麦金太尔“追寻美德”的筹划.pdf

ID:56182074

大小:579.72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6-04

论析麦金太尔“追寻美德”的筹划.pdf_第1页
论析麦金太尔“追寻美德”的筹划.pdf_第2页
论析麦金太尔“追寻美德”的筹划.pdf_第3页
论析麦金太尔“追寻美德”的筹划.pdf_第4页
论析麦金太尔“追寻美德”的筹划.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析麦金太尔“追寻美德”的筹划.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28卷第09期乐山师范学院学报Vo1.28.No.092013年09月JournalofLeshanNormalUniversitySep.2013论析麦金太尔“追寻美德’’的筹划董祥勇(淮阴工学院人文学院,淮安223003)摘要:麦金太尔通过对现代西方情感主义的审视,并经由对启蒙道德筹划失败的反思,揭示现代道德困境的成因及其实质。在“审视”和“反思”的基础上,麦金太尔深入分析传统的美德概念,进而力图重构美德概念,这就是“追寻美德”筹划的总体思路,其中所蕴涵的批判和建塑双重维度皆值得掘发,而这一筹划自身的品性也具深省的意义。关键词:情感主义;启蒙道德筹划;追寻美德;麦金太

2、尔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8666(2013)09—0072—06OnMacintyre’sProjectofAfterVirtueDongXiangyong(Schoolof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HuaiyinInstituteofTechnology,HuaianJiangsu223003,China)Abstract:ThroughthescanningthedevelopmentofemotivisminthemodeH'lWestandcarefullyrethinkingthefailureoftheenli

3、ghtenmentprojectofmorality,Macintyrebringstolightthecontributingfactorandessenceofmodernmoraldilemma.Basedonthe‘Scanning’and‘Rethinking’.hedeeplyanalysesthetraditionalconceptofvirtue,andtriestorestructureanewone.Theabove—mentionedisthegeneraltrainofthoughtofprojectoferVinue,there’smuchnece

4、ssityofexploringbothcriticizingandconstructing,whichisincludedintheprojectwhosecharacterisinstructive.KeyWords:Emotivism;EnlightenmentProjectofMorality;AfterVinue;Macintyre作为现代西方哲学史上著名的伦理学家,阿拉斯戴重建德性理论,“重建”的实质和目标则是回到亚里士多德尔·麦金太尔(AlasdairMaeintyre)在秉承亚里士多德德性主义,以期恢复德性理论在理论发展和现实生活中的主导伦理传统的基础上,对

5、历史上出现的诸种伦理学理论和现地位@。质言之,麦金太尔坚持史论结合的理论构建原则,象n一尤其是情感主义和启蒙道德筹划失败进行了批判将对伦理问题自身的思考跟整个西方伦理学史的厘清相性分析,进而要求在历史中寻觅道德的轨迹,并试图由此联系,在考察和反省伦理学史的同时展开德性理论的重收稿日期:2013—05—07基金项目:201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传统礼乐文化之精神与价值研究”(12CZX026);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古典思想世界中的礼乐生活研究”(1OYJc72Oo06)作者简介:董祥勇(1980一),男,江苏盐城人。淮阴工学院人文学院讲师,淮

6、安市哲学学会理事,哲学博士,研究方向:中西哲学比较。72构,如此之“迫寻美德”的筹划,无论是具体的内容,还是过何真正的区别”。因为在情感主义的视域中,任何道德话程的铺展,一定程度体现德性伦理意旨的同时,也内涵无语的最终目的,无非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或偏好法否认的矛盾。与选择,并因而力图转变他人的情感、态度等;换而言之,在目的和手段之间,持情感主义立场者主张的是:他人永一、情感主义的批判远只是手段,始终不可能成为目的。显而易见,如此的观点情感主义(Emotivism)是现代西方伦理学的典型形态与康德的相关论述是正相反对的⑤。之一③,它更多地将伦理学作为非事实描述的情感、

7、态度或需要注意的是,经过对“特性角色”(characters)这一概信念的表达,纵使或多或少地承认伦理学命题带有事实陈念的分析,麦金太尔一并赋予它以道德哲学上的可比较述的性质,但却否认其具有普遍的确定性和逻辑的必然性,认为“特性角色就是道德哲学所戴的面具”12-135,每个个性。情感主义主张,为一种客观道德提供合理辩护的所有体则是“特性角色”的承载力量。个体通过一定的意向表达企图都是徒劳的,此点一再为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所明证。其行为中所涵的道德信念,而此类信念正是那些意向的必兰伯特·罗素就非常明确地指出:“我认为并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