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CTO病变开通工作.ppt

下肢CTO病变开通工作.ppt

ID:56344020

大小:1.68 MB

页数:28页

时间:2020-06-12

下肢CTO病变开通工作.ppt_第1页
下肢CTO病变开通工作.ppt_第2页
下肢CTO病变开通工作.ppt_第3页
下肢CTO病变开通工作.ppt_第4页
下肢CTO病变开通工作.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下肢CTO病变开通工作.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开通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全新技术真腔内钝性微型分离装置重回真腔导管慢性完全闭塞(CTO)形态学慢性完全闭塞(CTO)是动脉的完全或者几乎完全阻塞,通常定义为存在>3个月1由纤维化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成,在近端和远端具有纤维帽1动脉会在CTO周围形成它们自己的侧支旁路血管,以向远端动脉提供血流2侧支血管的流量可能不能完全代偿由原有正常的血管所提供的流量21AzizS.,Heart2005;91(SupplIII):iii42-48.2©CordisCorporation,InternalDocument060124.CTO的流行病学下肢血管病是引起PVD发病的一个重要

2、原因,占PVD病例的近80%下肢血管疾病有症状的患者中有一半存在慢性完全闭塞2这些患者常合并存在心脑血管疾病,将5年死亡率:在间歇性跛行的病人中,增加50%在重症肢体缺血(CLI)2的病人中,增加60%-70%1MousaA.,etal.,AnnVascSurg2005;19:186-91.2Nadal,L.L.,et.al.,TechniquesinVascularandInterventionalRadiology,2004;(7):16-22.每3分钟…每年多达160,000例PAD患者接受截肢手术在这些病例中,有60-70%的截肢属于一期干预Source:

3、TheSageGroup,2005惊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发病率*2年期有15%膝下血管成形术(BKA)一期成功的患者会转变为膝上血管成型术(AKA)另外15%的患者接受对侧的大截肢手术3年期的死亡率**43%膝下61%膝上*DormandyJ,HeeckL,VigS:Majoramputations:Clinicalpatternsandpredictors.SeminVascSurg12:154-161,1999.**FeinglassJ,PearceWH,MartinGJ,etal:Postoperativeandlatesurvivaloutcomesafte

4、rmajoramputation:FindingsfromtheDepartmentofVeteransAffairsNationalSurgicalQualityImprovementProgram.Surgery130:21-29,2001.下肢血管病的症状患者开始可能表现为跛行(锻炼后腿部疼痛、紧张或者虚弱,休息后缓解)疾病发展和灌注不足会导致重度下肢缺血(CLI):肢体静息痛缺血性溃疡坏疽截肢手术MousaA.,etal.,AnnVascSurg2005;19:186-91.传统的治疗方法动脉粥样硬化症系统化表现/合并症常常使外科手术富有挑战性血管腔内治疗

5、与外科手术相比优势在于:微创住院治疗时间短致病率和死亡率较低产生的住院花费较低为将来的搭桥手术储备血管但是,在~20%的病例中,因为标准导丝技术的局限性导致了再通尝试的失败继而外科旁路术成为恢复缺血肢体血流的必要手段传统的导丝技术CTO通常位于血管弯曲的部位,这些部位通常会有不同程度的血管壁重塑1软导丝不能提供足够的轴向力以达到可靠的推进1较为坚硬和更具探路性的亲水性导丝的使用提高了开通和治疗髂动脉和SFA闭塞的成功率2但是,在CTO的治疗中使用亲水性导丝与血管穿孔的伴随风险有关11SelmonM.,EndovascularToday,October2003;1-

6、3.2PoncyljuszW.,etal,MedSciMonit2004;10(Suppl3):55-7.内膜下血管成型术1987年AmmanBolia医生无意中开创了内膜下技术。他在开通15cm长的腘动脉时建立了一个内膜下的通道。内膜下的目的是自闭塞段近端建立内膜下夹层,导丝通过这个空间,在病变远端回到真腔。内膜下和内膜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无关,因此不会受到因创伤而引发的血栓和内膜增生腹股沟下血管介入包含内膜下的指证是严重的跛行和肢体重度缺血。Nadal,L.L.,et.al.,TechniquesinVascularandInterventionalRadiol

7、ogy,2004;(7):16-22.155-3925©CordisCorporation2006内膜下血管成形术-PIER在血管壁中建立一个新的腔隙从闭塞的远端回到真腔PIER-percutaneousintentionalextra-luminalre-canalization经皮意向性内膜外再通术旁路手术的替代手术虽然技术成功率为~80%,安全性和可预知的回到真腔依然是PIER的局限性内膜下血管成型术步骤Nadal,L.L.,et.al.,TechniquesinVascularandInterventionalRadiology,2004;(7):16-2

8、2.导丝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