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语句衔接.doc

高考语文语句衔接.doc

ID:56358292

大小:3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6-12

高考语文语句衔接.doc_第1页
高考语文语句衔接.doc_第2页
高考语文语句衔接.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语句衔接.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语文语句衔接题解答方法多年来,高考语文《考试说明》都把语言表达要“简明、连贯、得体”作为考试命题的范围,反映在试卷上,大致有两种题型:一是“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二是“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解答这类题,要做到“七看”:一看:前后话题是否一致。1.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000年春季高考题)公安干警及时赶赴现场侦察,中午12时,。A.在家里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B.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C.犯罪嫌疑人在家里被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D.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解析:

2、这段短文的话题是“公安干警”,而A项将话题转移到了“犯罪嫌疑人”和“全部赃物和赃款”,这样就造成了一段文字三个话题的毛病,使语言表达前后不连贯;同理,B项后一分句将话题转移到了“全部赃物和赃款”、C项前一分句将话题转移到了“犯罪嫌疑人”,都犯了话题前后不一致的毛病。只有D项,两个分句都是承接第一个分句的话题“公安干警”的,所以是最恰当的一项。二看:陈述的角度是否一致。2.填入下面横线上的两句话,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1997年高考题)泰山的南天门又叫三天门,创建于元代,至今已有六百余年。为“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A.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侧。一副石刻对联

3、在门的两旁,B.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C.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侧。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D.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解析:这道题要从陈述的角度是否一致来考虑。本段文字是以“南天门”为中心来陈述的,所以承接上文应该先说“门外”,然后再说“门两旁”。联系下文的语意来看,前面的语意最好是“对联一副”,这样才能够与下文衔接紧凑。所以B是最恰当的一项。三看:是否合乎逻辑。3.将下列四句话填在下面的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1996年高考题)①就像勇猛的战士一样,②不顾一天行军的疲劳,③马上扔下背包,④听到大雨即将来临的广播,某校师

4、生野营训练来到村里,和村民们一道投入抢收战斗。A.②④①③B.①④②③C.④②③①D.④③①②解析:一般来说,一段话的组织总有它内在的逻辑联系,或合乎生活逻辑,或合乎事理逻辑。否则就会结构松散,表意不连贯。这道题,按事理的逻辑来看,应该是先听到广播,然后才有接下来的一系列活动:④句是写师生听到广播,即得到信息,②句是写师生得到信息后所产生的心理,③句是描写师生在心理作用下的动作,①句是对师生投入抢收战斗的形象描写,体现着事理间的先后顺序。所以答案是C。四看:句式结构是否一致。4.下列各句括号内的两种表述分别编为四组,表述全都恰当的一组是(1998年高考题)①鲁大海--四凤的哥哥,鲁贵的半

5、子——进,他身体魁伟,(a.粗黑的眉毛,b.眉毛粗而黑,)两颊微微陷下去。②天山连绵几千里,(a.不论高山、深谷,不论草原、湖泊,不论森林、溪流,b.不论高山、深谷,不论草原、森林,不论溪流、湖泊,)处处有丰饶的物产。A.①a②aB.①a②bC.①b②aD.①b②b解析:①句用a衔接,似乎没有什么毛病,可是联系上下文来看,就显得不妥当。可见选择什么样的句式,除了要考虑句子本身的意义之外,还要考虑和上下文的联系。①句上文“身体魁伟”和下文“两颊微微陷下去”都是主谓式,如果中间选用偏正式的“粗黑的眉毛”,上下文就显得不协调,所以应该选用与上下文句式一致的主谓式语句b。附带说明一下,②句对景物

6、的分类要符合事理逻辑,将“高山”与“深谷”、“草原”与“森林”、“溪流”与“湖泊”分别并列在一起,这种分类才符合事理逻辑,所以应该选择b。本题答案D。五看:内容是否照应。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000年高考题)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譬如漫游“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①多读如果彻底②少读如果彻底③多读而不求甚解④少读而不求甚解⑤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⑥世间许多读书

7、人只为装点门面A.②③⑤B.①③⑥C.②④⑤D.①④⑥解析:这段文字谈“多读”“少读”的问题。第二条横线后面有“十里洋场”,可见应该对应“多读”,当选③;因为前后内容是对比关系,可见分号前应谈“少读”,当选②;又因为整段文字都是谈“读书”,而不是“读书人”,所以选⑤。答案为A。六看:意境是否协调一致。6.为画线处选择恰当的句子,使上下文衔接。(1988年高考题)崖壁下有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的石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模糊;枯水季节,伏在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