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备考要点复习

高三政治备考要点复习

ID:5639365

大小:41.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7-12-20

高三政治备考要点复习_第1页
高三政治备考要点复习_第2页
高三政治备考要点复习_第3页
高三政治备考要点复习_第4页
高三政治备考要点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政治备考要点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三政治备考要点复习最后备考要点一、关于考纲1、考纲规定的命题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有助于高校科学公正的选拔人才,有助于实现素质教育,有助于高校依法行使办学自主权的原则,符合选拔性考试的规律和要求,体现普通高中新程的理念。试题以能力立意,将知识、能力、素质融为一体,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程目标的实现。综科目注重考查学生政治、历史、地理学科的学习能力及人素养和科学素养;考查学生对政治、历史、地理学科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

2、决问题的能力;重视运用“新材料、新情境”,强调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种种时代性和实践性,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2、考试目标要求(1)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获取信息即从试卷中的字资料、图表、各种数据、画面、符号中发现有用信息,解读信息即是对上述信息的理解。这一能力决定着答题方向和答案质量。不管在选择题还是在问答题中,都隐含有答案中需要的信息(图表、字)。问题在于要会利用这些信息。可以说,不能放过每一句话,特别是关键词,有时连标点符号都对获取信息很有帮助。示例:(09宁夏卷20题)图3中两个

3、市场调查员对同一地区的调查之所以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是由①反映客观世界的侧重点的不同决定的②意识反映客观世界的主动创造性的不同决定的③是否如实反映客观对象决定的④是否实现了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统一决定的A①②B③④①③D②④(2)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依据对材料的解读和有效信息的获取,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组成答案的观点。用政治老师的行话说,就是踩点能力。调动和运用哪些教材知识,试题都有暗示或者明确规定。该项能力强,就能将所学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准确的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说明问题;该项能力弱,就会

4、犯张冠李戴、调动的知识不正确、遗漏要点、完全脱离教材盲目时政化等错误。示例:(09宁夏卷14题)某科技企业出对科技人员支付工资外,还采取科技成果入股的激励方式,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企业效益不断提高,这说明①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②分配关系的调整有利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③科技人员的脑力劳动能创造更大的价值④科技人员的收入取决于科技成果的使用价值A①③B②③①④D③④示例:(09宁夏卷14题)资再利用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2009年1月1日《循环经济促进法》实施,迫切地需要人们提高对资再利用的认识。有

5、专家指出:“世界上本没有垃圾,废物是发错了地方的资。”这一认识的根据是①物的资或废物的性质取决于人们对物的态度②废物向资的转换需要一定的技术性③废物和资之间具有本质上的抽象同一性④废物或资的性质是由其所处不同实践关系决定的A①②B③④①③D②④(3)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即书面表达能力。这一能力要求考生能正确表述事物的现象,准确描述和解释事物的特征。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的阐释。辩证地、历史地考察事物,对事物进行学科的和跨学科的描述与阐释,意义完整。该项能力不足的表现在:一是不会运用专业术语,而是

6、使用生活语言、口语答题。二是语句不通,错别字多。三是答非所问。答案脱离材料的意思,答不到点子上。示例(09宁夏卷39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在菲律宾马克坦岛上航海家麦哲伦遇难的地方,有一座纪念亭,亭中立有一块石座铜碑。碑的正面有这样的字:“费尔南多•麦哲伦。1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他在与马克坦岛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维多利亚号,在埃尔卡诺的指挥下,于121年月1日升帆驶离宿务港,并于1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

7、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这块碑的背面,则刻着另一段字:“拉普拉普。1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1)纪念碑正面和背面镌刻的字都包含着对逝者的价值评价,其依据有何不同?这种评价差异反映了价值判断的什么特点?(14分)(2)从这座奇特的纪念碑,说明化遗址保护的化意义。(12分)(4)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此项能力要求考生能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论证问

8、题。在论证中观点明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谨。论证中要防止出现“理论和实践”两张皮、片面性等错误。培养这项能力首先要树立问题意识,要对社会热点多问几个“为什么”和“怎么办”。其次要学会运用归纳、演绎的方法组织答案。再次,回答有关政治经济意义的问题,既要紧扣具体材料寻找答案要点,又要体现发散性思维的要求。最后,评析性的问题要注意思维的辩证性,看到问题的正反两面。示例(09宁夏卷38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09年,国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