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启示》教学课件.ppt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课件.ppt

ID:56424290

大小:2.21 MB

页数:23页

时间:2020-06-18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课件.ppt_第1页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课件.ppt_第2页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课件.ppt_第3页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课件.ppt_第4页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自然的启示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下册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8个生字。2.朗读课文,把握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激发阅读仿生学等科普读物的兴趣。生字学习殃帚腐壤翼略键鲸yāngzhǒufǔrǎngyìlüèjiànjīng遭扫烂土机省关鱼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在小组内交流交流,可以联系上下文或查查工具书。课文分析(一)1.默读《“打扫”森林》,想想它主要讲了什么?提示:可采用将各部分连起来的方法概括文章大意。2、再仔细读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1)为什么说林务官的命令给森林带来了灾难了呢?提示:仔细

2、阅读第5、6自然段。?(2)“打扫”上面为什么要加引号?提示:①从词语的意思出发:扫除;清理。②森林需不需要打扫。3.学了这篇文章,你获得了大自然的什么启示?课文分析(二)1.继续学习《人类的老师》这篇文章,想想它主要写了什么?提示:可直接引用原文。2.提出自己不懂的词语或问题:什么是“流线型”?流线型:前圆后尖,表面光滑,略像水滴的形状。具有这种形状的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所受阻力最小。鲸3.“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人类从大自然中得到启示,有所发明创造的事例还有很多,比如前面的课文──《蝙蝠和雷达》等,大家还了解哪些事例?苍蝇的眼

3、睛是一种“复眼”,由3000多只小眼组成,人们模仿它制成了“蝇眼透镜”。“蝇眼透镜”是用几百或者几千块小透镜整齐排列组合而成的,用它作镜头可以制成“蝇眼照相机”,一次就能照出千百张相同的相片。这种照相机已经用于印刷制版和大量复制电子计算机的微小电路,大大提高了工效和质量。五彩的蝴蝶锦色粲然,尤其是萤光翼凤蝶,其后翅在阳光下时而金黄,时而翠绿,有时还由紫变蓝。科学家通过对蝴蝶色彩的研究,为军事防御带来了极大的益处。在二战期间,苏联昆虫学家施万维奇根据当时人们对伪装缺乏认识的情况,提出利用蝴蝶的色彩在花丛中不易被发现的道理,在军事设施

4、上覆盖蝴蝶花纹般的伪装。因此,尽管德军费尽心机,但苏联的军事基地仍安然无恙。根据同样的原理,后来人们还生产出了迷彩服,大大减少了战斗中的伤亡。一个人握住一个鸡蛋使劲的捏,无论怎样用力也不能把鸡蛋捏碎。薄薄的鸡蛋壳之所以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它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建筑师根据这种“蛋壳结构”特点,设计出了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以及其他著名建筑,屋顶都采用了这种“薄壳结构”。车前草:是一种很普通的小草,它的叶子是按螺旋形来排列的,这种排列方式,使每片叶子都能得到充足的阳光,有利于植物

5、的生长。建筑师们依照车前草叶子的形状,设计建造了螺旋状排列的楼房,使每个房间都能享受到明亮、温暖的阳光,避免了普通楼房在这方面的不足。云杉:生长在高山上,长年累月都经受着狂风的袭击,树干的底部变得又粗又大,整个树干成了圆锥形。这种形状使云杉牢牢地挺立在山顶之上。人们模仿云杉建立的广播电视塔,即使遭到台风的袭击,也不会有倒塌的危险。4、这篇文章又带给你什么启示?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林务官打扫森林,结果给森林带来了灾难;人们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可见如果我们任意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

6、如果我们拜大自然为师,虚心地向它学习,就能从中得到启发,造福人类。2.其实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启示,远不止今天课文中所说的这些,希望同学们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继续探究。达标测评一、我能为加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遭殃(rāngyāng)扫帚(sǎosào)腐败(fǔfù)机翼(xíyì)侵略(lüèluè)关键(jiànjiān)二、读读句子,想一想这些标点有什么独特的作用?从前,德国有个林务官,刚上任,就下了一道命令:把森林“打扫”干净。这句话中冒号的作用是(),引号的作用是()。A.提示下文B.表示引用的话C.表示有特殊含义的词语D

7、.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三、读了课文,你了解了哪些内容?1.读了《“打扫”森林》我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们在设计轮船时模仿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