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教学篇.ppt

教育学-教学篇.ppt

ID:56476919

大小:614.5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20-06-19

教育学-教学篇.ppt_第1页
教育学-教学篇.ppt_第2页
教育学-教学篇.ppt_第3页
教育学-教学篇.ppt_第4页
教育学-教学篇.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学-教学篇.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章课程第一节课程与课程理论第二节课程改革第一节课程与课程理论一、课程的词源国内课程出现:“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唐宋期间。唐朝孔颖达为《诗经·小雅》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一句注疏:“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但这里课程的有监督的含义,与我们今天所用之意相去甚远。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虽然他对这里的“课程”没有明确界定,但含义是很清楚的,即指功课及其进程。这里的“课程”仅仅指学习内容的安排次序和规定,没有涉及教学方面的要求,因此称为“学程”更为准确。西方课

2、程的出现:在西方英语世界里,它是从拉丁语“currere”一词派生出来的,意为“奔跑,跑步”(race-course)。其名词意为“跑道”,根据这个词源,最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courseofstudy),简称学程。二、课程的概念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者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如按不同的教育层次:小学课程、初中课程、高中课程、大学课程;按知识的分科不同:语文课程、数学课程、地理课程、历史课程等等;按教育内容:德育课程、智育课程、体育课程、美育课程、劳动技术教育课程。狭义的课

3、程是指某一门学科。材料有人说:“美国的课程与中国的课程区别很大,在中国,凡是不能等大雅之堂的都不能进课堂,如家庭装修,购物或者家庭财务。但在美国凡是在儿童生活中有的事情,都能在课堂上学到,包括吃喝拉撒睡,课程是五花八门的”。复旦大学副校长蔡达峰说:哈佛大学有8000门课程可供学生选择,而我国大学生只有2000多门。他认为,学校要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机会,真正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选择面小,成材的机会就小。三、学科、课程与教材学科是根据教学目的而划分的教学内容的各门科目。(学科是将该门科学中的知识和技能,按照一定的顺序编排起来,供学生学习。课程是

4、把众多的学科,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组织起来,使学生能先后或者同时学习各门科学。)教材是指各门学科的具体内容。四、课程的表现形式课程表现形式有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三种形式。课程方案是课程的总体规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是课程内容的具体形式。(一)课程方案(教学计划)课程方案是课程安排的具体形式。是根据教育目的的不同,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的文件。课程方案基本内容1、课程设置包括课程名称、开设的顺序与学时分配以及学年编制等问题。2、课程方案的“三规定”。首先,必须对学校的培养目标作出规定;其次,要多课程设置作出规定;此外,还要对学年编

5、制作出合理安排。(二)、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是根据课程计划中规定的各门学科及其教学要求分科编写的有关教学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三)、教科书1、教科书定义教科书,也叫课本,它是根据教学大纲编定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教学大纲的具体体现。2、教科书的作用学生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资源和工具。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依据和参照。三、课程论流派课程论是研究学校课程设置体系和内容结构的理论。(一)学科课程论学科课程,是指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分门别类地从各门科学中

6、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与发展水平的知识所组成的教学科目。学科课程论主张,学校课程应以学科的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20世纪60年代以来关于学科课程的理论主要有:即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Bruner,J.S.)的结构主义课程论、德国教育学家瓦根舍因(Wagenschein,M.)的范例方式课程论、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Bahkob,J.B.)的发展主义课程论。学科课程论特点:1、重视成人生活的分析与准备(或者是儿童为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所做准备的要求)。2、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逻辑系统。3、强

7、调课程与教材的内在的精神价值和智能训练的价值缺点:1.在教学方法上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社会性发展和身心健康。2.重视科学知识的学习,缺乏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不利于实践能力的培养。3.不重视甚至忽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二)活动课程论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相对立,它打破科学逻辑系统的界限,是以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引导学生自己组织的有目的的活动系列而编制的课程活动课程论注重学生本身的经验,要求以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组织活动内容,让学生通过解决和体验面临的各种问题反思和重构自己的经验。活动课程的思想可以溯源到法国自然主义教

8、育思想家卢梭。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杜威和克伯屈发扬了这一思想,杜威的课程为“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活动课程论的特点:1、重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2、强调教学活动的动态过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