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打击乐活动说课稿:铃儿响叮当

幼儿园大班打击乐活动说课稿:铃儿响叮当

ID:5647930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21

幼儿园大班打击乐活动说课稿:铃儿响叮当_第1页
幼儿园大班打击乐活动说课稿:铃儿响叮当_第2页
幼儿园大班打击乐活动说课稿:铃儿响叮当_第3页
幼儿园大班打击乐活动说课稿:铃儿响叮当_第4页
幼儿园大班打击乐活动说课稿:铃儿响叮当_第5页
资源描述:

《幼儿园大班打击乐活动说课稿:铃儿响叮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幼儿园大班打击乐活动说课稿:铃儿响叮当幼儿园大班打击乐活动说稿:铃儿响叮当 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铃儿响叮当》是一首曲调流畅、情绪欢快的美国歌曲。生动的歌词描绘了一群孩子冒着大风雪,坐在马拉的雪橇上,他们的欢声笑语伴着清脆的马铃声回响在原野……表现了孩子们热情奔放的性格,抒发了热爱美好生活的真挚情感。歌曲为再现的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以”3”、”4”的同音反复为主,加上“×××

2、×××

3、××××

4、×-

5、”节奏的运用,塑造了马儿奔跑、铃儿叮当的欢快的音乐形象。第二乐段从第一乐段的最后一小节后半拍开始,”×

6、××××

7、×-

8、”的节奏从

9、弱起进入,这一节奏的重复出现,加上曲调的逐步上移,给人以推动感,刻画了孩子们随着雪橇冲破风雪、飞奔向前的情景。歌曲的最后乐段的重复再现,并在结尾用一延长的、渐弱的高音”1”,结束了全曲,仿佛雪橇已渐渐远去,而那充满欢笑的歌声仍在风雪中回荡。  以《铃儿响叮当》开展打击乐演奏活动,易给幼儿享受到奏乐活动带的快乐,以及能促进幼儿的合作协调能力的发展,同时也能使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教学目标(1)在熟悉乐曲的基础上,学习创造性的用身体动作、打击乐器表现乐曲形象。  (2)体验合作、交流的乐趣3、教材的重难点

10、音乐是门整体艺术,只有整体的感知,形成整体音响表象形象条下,音乐的学习才具有情趣和效果,幼儿园打击乐演奏活动,是幼儿不断深入欣赏过程的一部分,因此,本次活动的难点是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感知。重点是创造性的运用身体动作和打击乐器表现乐曲形象。  二、说教法音乐与其他艺术一样,具有形象性特点,幼儿园音乐教育常常通过刺激幼儿的感知觉,去理解音乐中生动的艺术形象,情感与思想,为此,在教法的运用中我主要采用直观教具法,引导创造法,整体感知法,为什么采用以上的方法呢?因为,音乐具有形象性的特点,直观教具法可以使幼儿通过借助音乐电视、图形乐谱这些

11、视觉材料帮助幼儿更好的感知音乐的情绪,风格,节奏,创造法是根据幼儿学习打击乐的特点而决定的,我班的幼儿从小班开接受欣赏、打击乐方面的训练,对音乐的风格、结构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在教师指导下参与动作总谱、配器的设计,使幼儿能积极的运用自己所熟悉的音乐技能进行创造活动,在创造中获得了音乐能力的提高,同时也获得了快乐。整体教学法根据打击乐的整体教学原则,从整体布局入手教学,使幼儿获得整体音响效果,促使幼儿在合作中注意自己与他人声部的协调性。  三、说学法1、通过以上教法,循序渐进,逐层地深入的了解音乐作品,表现音乐形象,促进了音乐能力的

12、发展。  2、活动准备:多媒体(TV音乐、图形乐谱、乐器配图)、打击乐器若干。  四、说教学程序根据打击乐教学原则,设四个步骤完成教学目标。  1、欣赏活动,初步感知乐曲旋律情绪,风格,节奏,为下一部的表现活动奠定基础。  (1)、引出题,调动幼儿积极参与活动。  (2)、欣赏乐曲。  为了使幼儿更好的理解音乐形象,在欣赏活动时我们结合了一些视觉辅助材料进行欣赏。结合音乐电视,完整的欣赏作品,通过电视画面带的视觉效果帮助幼儿理解、感受乐曲所表现的大致情绪和乐曲的基本拍子。  (3)、借助结合图形乐谱,完整感受乐曲结构、情绪变化和基

13、本节奏。  a、教师根据幼儿所言,出示图形乐谱,并告诉小朋友”老师把你们的感受画成了一张图。”b、看看、说说、议议。  师问:”看了这张图,谁知道我们听的乐曲是几段体的?”“这二段乐曲的图形色彩一样吗?”“第一、第二段色彩由浅到深说明了什么?”“能指出间奏和尾奏在哪里吗?”结合图谱,通过图谱上的色块逐步加深,使幼儿了解乐曲情绪变化越越热烈,二组颜色方格的排列使幼儿了解了乐曲是二段体结构,小方格、曲线的排列使幼儿找到了乐曲的间奏和尾声,层层深入欣赏乐曲,了解乐曲的旋律、风格、结构、节奏,为下一步幼儿的动作体验提供了条。  2、创造活

14、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创作动作总谱与设计音色配置方案(1)、创编动作总谱幼儿对作品性质得到理解后,教师引导幼儿参与创作动作总谱(变通总谱中的一种),让幼儿运用已有的音乐技能参与创作节奏动作,使其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教师提问:第一段音乐优美,舒缓,听起较轻些,你们说说看,应用什么动作表现(身体动作),第二乐段欢快热烈,音响效果较强,应用什么动作表现这两种不同效果呢?”教师指导幼儿听音乐自由的用身体节奏动作表现对音乐的感受。间奏的部分请幼儿跺跺脚。结合幼儿创编的节奏动作,教师指导幼儿选出合适的动作转换为动作总谱,组

15、织幼儿练习新编的动作总谱,使幼儿形成整体音响效果。  (2)、集体讨论音色的配置方案教师出示乐器,引导幼儿根据乐器的音色为乐曲配置实际的演奏方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