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6王秀芬学生.ppt

砌体6王秀芬学生.ppt

ID:56482177

大小:182.01 KB

页数:38页

时间:2020-06-24

砌体6王秀芬学生.ppt_第1页
砌体6王秀芬学生.ppt_第2页
砌体6王秀芬学生.ppt_第3页
砌体6王秀芬学生.ppt_第4页
砌体6王秀芬学生.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砌体6王秀芬学生.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6砌体结构房屋静力计算墙体的布置必须根据建筑设计方案选择合理的承重结构体系,承担作用在房屋上的各种荷载。承重墙体的布置不仅影响房屋平面的划分和空间的大小,还影响到荷载的传递路径及房屋的空间刚度。多层砖房墙体所承受的荷载分为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竖向荷载:建筑物的自重和使用阶段所承受的楼屋面活荷载。水平荷载:风荷载,地震作用、地下室墙体上的侧向土压力和水压力6.1结构体系按荷载的传递路径,砌体结构体系分为三种结构布置。纵墙承重体系使用上要求有较大空间的房屋,如教室、实验室、阅览室、会议室等。将大梁或大跨度屋面板支撑在内外纵墙上;楼、屋盖的自重及活荷载通过梁或直接传给纵

2、墙;再由纵墙将这些荷载连同自重传给基础和地基。6.1结构体系横墙承重体系使用上要求房间的开间不大,而且各层横墙的位置比较固定,如住宅、宿舍、旅馆等。按照房屋的开间布置横墙。楼、屋盖支承在横墙上,其荷载直接传给横墙,再由横墙将这些荷载连同自重传给基础和地基。6.1结构体系纵横墙混合承重体系由于建筑功能的需要以及结构受力的合理性要求,较多采用纵横墙混合承重体系。即纵横墙均为承重墙,楼、屋盖多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楼、屋盖布置灵活,空间刚度大。6.2砌体结构房屋静力计算方案砌体结构房屋中,各种主要承重构件如屋盖、楼盖、墙、柱及基础等是一个空间受力体系,共同承受作用在

3、房屋上的各种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房屋中是否设置横墙(山墙)以及横墙(山墙)的间距,屋盖、楼盖的水平刚度,都对房屋的空间刚度及结构内力产生影响根据横墙(山墙)的间距,屋盖、楼盖的水平刚度的大小,静力计算时可划分为弹性方案;刚性方案;刚弹性方案。静力计算方案的划分静力计算方案的划分s为横墙(山墙)的间距屋盖或楼盖类别刚性方案刚弹性方案弹性方案整体式、装配整体式和装配式无檁体系钢筋砼楼盖或屋盖s<3232≤s≤72s>72装配式有檁体系钢筋砼楼盖或屋盖、轻钢屋盖和有密铺望板的木楼盖或木屋盖s<2020≤s≤48s>48瓦材屋面的木屋盖和轻钢屋盖s<1616≤s≤36s>

4、366.2.1弹性方案房屋的空间刚度很差,在水平荷载或不对称竖向荷载作用下,房屋的最大位移umax已经接近平面排架或框架的水平位移up。静力计算单层房屋可按屋架或大梁与墙(柱)铰接、不考虑空间工作的平面排架或框架进行分析。多层房屋当房屋的横墙间距较大,屋盖和楼盖平面内的刚度较小时,其受力状态与单层相类似,其墙、柱内力可按多层平面框排架来计算。6.2.2刚性方案房屋的空间刚度很大。在水平荷载或不对称竖向荷载作用下,房屋的最大侧移umax很小,可以忽略房屋水平位移的影响,称为刚性房屋。不是平面受力体系,属于空间受力体系。静力计算单层房屋:墙、柱可视为上端将屋盖、楼盖看

5、成是不动铰支座,下端嵌固于基础的竖向构件。多层房屋竖向荷载下:墙、柱在每层高度范围内,可近似看作两端铰支的竖向构件水平荷载下:墙、柱可视为竖向连续梁6.2.3刚弹性方案房屋的空间刚度在刚性方案与弹性方案房屋之间,在荷载作用下,纵墙顶端水平位移比弹性方案要小,但又不可忽略不计,这类房屋称为刚弹性方案房屋。静力计算可按屋架或大梁与墙(柱)铰接、并考虑空间工作的平面排架或框架进行分析。其计算方法是将楼盖或屋盖视为平面排架或框架的弹性水平支承,将其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反力进行折减,然后按平面排架或框架进行计算。6.2.4对横墙的要求刚性及刚弹性方案房屋的横墙应符合要求横墙中开

6、有洞口时,洞口的水平截面面积不应超过横墙水平截面面积的50%;横墙的厚度不宜小于180mm;单层房屋的横墙长度不宜小于其高度;多层房屋的横墙长度不宜小于其总高度的1/2不同时满足上述要求时,应验算横墙刚度:若umax≤H/4000仍可视作刚性及刚弹性方案房屋的横墙6.3墙、柱的高厚比验算墙体(柱)是受压构件。高厚比验算是保证墙体稳定和房屋空间刚度的重要构造措施,以避免墙、柱在施工和使用阶段因偶然的撞击或振动等因素出现歪斜、鼓肚以至倒塌等失稳现象。墙、柱高厚比系指墙、柱的计算高度H0与墙厚或柱截面边长h比值。墙、柱的高厚比越大则构件越细长,其稳定性就越差。高厚比验算

7、允许高厚比的限值;墙、柱实际高厚比的确定。6.3墙、柱的高厚比验算允许高厚比的限值综合考虑了以往的实践经验和现阶段的材料质量及施工水平的基础上确定影响墙、柱高厚比的因素砂浆的强度等级横墙的间距砌体的类型截面形式支撑条件承重情况这些因素在计算中通过修正允许高厚比的限值或修正计算高度来体现。6.3.1墙、柱的高厚比验算h——墙厚或矩形柱与H0相对应的边长;H0——墙、柱的计算高度;1.当与墙连接的相邻两横墙间的距离s≤μ1μ2[β]h时,墙的高度可不受上式限制;2.变截面柱的高厚比可按上、下截面分别验算,其计算高度可按规范规定采用;验算上柱的高厚比时,墙、柱的允许高厚

8、比可按表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