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上册 4.3 密度的测量学案3浙教版.doc

七年级科学上册 4.3 密度的测量学案3浙教版.doc

ID:56501050

大小:127.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6-25

七年级科学上册 4.3 密度的测量学案3浙教版.doc_第1页
七年级科学上册 4.3 密度的测量学案3浙教版.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科学上册 4.3 密度的测量学案3浙教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密度的测量-学案3一、学习目标:1、巩固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方法;2、巩固用天平测量液体质量的方法;3、学习依据密度公式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方法;4、学习对实验过程进行评价。二、学习过程:1、明确实验内容:(1)测金属钩码的密度;(2)测硫酸铜溶液的密度。2、根据实验要求,我们需要哪些实验器材:钩码、硫酸铜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讨论:如何测钩码和硫酸铜溶液的密度,请把步骤写下来:(1)测钩码的密度:(2)测硫酸铜溶液的密度:4、完成实验并把相关的数据分别填入下表中(1)测钩码的密度石

2、块的质量m/克水的体积V1/厘米3石块和水体积V2/厘米3石块的体积V/厘米3石块的密度ρ/克·厘米-3(2)测硫酸铜溶液的密度杯和溶液质量m1/克剩余质量m2/克量筒溶液质量m/克溶液的体积V/厘米3溶液的密度ρ/千克·米-35、整理实验器材6、进一步思考:(1)如果要测量一个小木块的密度,应当对上述实验方法做怎样的改进?(2)如果在实验过程中分别出现下列问题,最终测得的密度会偏大还是偏小?A、测钩码质量时没有加上游码的示数;B、测钩码和水的总体积时俯视读数;C、测钩码密度时先测体积再测质量;D、测硫酸铜溶液体积时仰视读数;E、把烧杯中硫酸铜溶液倒入量筒时烧杯中留有较多的溶液。三、当堂

3、检测1、小明通过如图所示实验测量牛奶的密度。(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红线的左侧,此时应向移动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平衡。(2)他按甲、乙、丙图的顺序进行实验。根据图中数据(未移动游码)可知: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为克,牛奶的密度为克/厘米3。(3)为了更加准确地测量牛奶的密度,你认为图中合理的实验顺序为2、小华同学用天平和量筒测某一矿石的密度,现有如下一些实验步骤: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矿石的质量m,②向量筒中倒进适量的水,测出这些水的体积Vl:③根据密度的公式,求出矿石的密度;④将矿石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测出矿石和水的总体积V2。他应采用的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为_______

4、__________根据正确步骤可求出矿石的密度ρ=_________________(用各步骤中出现的字母表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