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的形成》学案二 人教新课标版.doc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的形成》学案二 人教新课标版.doc

ID:56514791

大小:79.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6-26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的形成》学案二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1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的形成》学案二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的形成》学案二 人教新课标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重庆市綦江区三江中学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的形成》学案二人教新课标版班级:姓名: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2.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的温度变化情况。二、过程与方法学习科学实验和科学探究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学生会运用乳化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对溶解过程的微观认识自主学习走进教材阅读教材29---31页回答以下问题.1.乳浊液稳定,经过静置,是否分层。2.用洗涤剂洗油污的试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功能,它只是使植物油由分散成无数的液滴而不聚成很大的油珠,这些细小的液滴能随手流走,从而使试管干净。3.溶解过

2、程中要发生两种变化,一种是溶质的分子(离子)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要;另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这一过程要。交流与点拨一、乳浊液与乳化1.完成实验9-4,并填写表格。2.讨论完成以下问题:(1)什么叫乳浊液?什么是乳化?(2)乳化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你能否举出几个例子(3)用汽油或加了洗涤剂的水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试分析二者的原理是否相同。二、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1.教师展示小魔术,学生猜想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2.活动探究探究内容:探究各固体溶解时是放热还是吸热仪器:烧杯、玻璃杯、温度计药品:固态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

3、钠讨论:根据现有的仪器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实验并填写空格水中加入的物质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加入溶质前水的温度溶解现象溶解后溶液的温度结论3.讨论:(1)同样都是溶解过程,为什么有的吸收热量,有的放出热量?并分别举例说明?(2)如果没有温度计,你能设计出哪些实验方案来探究溶解时的吸热、放热现象?4.交流展示并比较那哪个方案方案更佳?说出理由。以后设计实验方案时应注意什么?课堂练习一、选择1.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其原因是洗涤剂有()A.溶解作用B.吸附作用C.催化作用D.乳化作用2.下列物质混合后能得到乳浊液的是()A.在植物油中加入汽油B.在酒精中加入水C.水和植物

4、油的混合液D.将少量食盐放入水中二、填空1.硝酸铵溶于水时,由于扩散过程的热量水合过程中的热量,表现为溶液的温度。氢氧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2.联系生活实际用“溶解、溶液、乳化、乳浊液”填空。(1)电脑银屏上的指迹用酒精洗涤的过程是(2)洗涤剂洗衣服上的油迹的过程是过程,所形成的混合物是能力拓展3.计算。13g锌和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求:(1)稀硫酸中溶质、溶剂的质量。(2)所得溶液的质量和其中溶质、溶剂的质量。教学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