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问题引领式学习探究报告.doc

小学语文问题引领式学习探究报告.doc

ID:56655110

大小:99.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0-07-01

小学语文问题引领式学习探究报告.doc_第1页
小学语文问题引领式学习探究报告.doc_第2页
小学语文问题引领式学习探究报告.doc_第3页
小学语文问题引领式学习探究报告.doc_第4页
小学语文问题引领式学习探究报告.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问题引领式学习探究报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农村小学问题引领式教学探究结题报告隆昌县石碾五坡小学二0一三年10月20“农村小学问题引领式教学探究”结题报告第一部分:课题提出一、现状分析:我校虽地处偏远的乡村,但全体语文教师都兢兢业业地工作,而语文教学成绩总是与中心校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我们不得不反思,寻找产生差距的原因,对我们的学生和教师进行剖析,找到症结解决问题。(一)学生现状首先,我们走进语文课堂了解学生,从学生的课堂表现中去发现问题;对学生进行了“农村小学课堂发言情况”的调查,也找到了一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是:1、大部分学生喜欢回答以记忆为主的问题,也就是不愿思考回答理解为主、应用

2、为主等类型的问题。2、课堂上总是积极思考和常常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不足20﹪,大部分学生根本没有进入学习状态。3、大部分学生觉得教师只针对优等生提问,因此课堂思不思考都无所谓,长期下来就不愿思考问题了。4、学生认为老师的提问要么太简单,要么太难;简单的不需思考,难的又无从下手,所以没有对老师的提问失去了兴趣。另外,学生生活在农村,本身的视野狭小、课外阅读量也小,所以见闻少、知识面窄,交流自然就少,导致口头表达能力确实存在一些障碍,影响了语文课堂的师生互动。(二)教师现状我们分析了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我校语文教师队伍中,年龄40岁以上的占69

3、﹪,因此很多老教师保留着“一问一答式”的教学模式,整堂课下来,学生总是被教师牵着走,没有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具体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201.提问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有些教师喜欢问“是不是”、“好不好”、“行不行”等,这些提问只有形式而没有实质性的内容,根本没有多大价值。2.提问数量过多,淹没教学重点。有的教师一节课提几十个问题,上课内容东抓一下西摸一把,看起来什么都有了,其结果却是教师什么也没教、什么也教不会。这种“满堂问”的教学方式,必然淹没了教学重点,挤占了学生读书、思考、练习的时间,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教师只是用一些过于琐碎的

4、且无意义的问题牵着学生的鼻子走。3.提问空泛、难度大,不利于学生积极思维。如一开篇就问“本文写的是什么内容?”、“本文有什么写作特点?”其实这对学生只能是启而不发。4.提问急于求成。有些教师提问之后,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就要求回答,这样只会压制学生的思维,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5.提问后对学生的回答反馈不及时和没有实质性评价。提出问题,学生有所表现之后,有些教师没有及时进行反馈,有些教师意识到鼓励的重要性,但除了空洞的“好极了”、“不错”之外,再没有实质性的评价。6.提问对象过于集中,只顾优生,忽略潜能生,很容易挫伤潜能生的学习积极性。我

5、们从《小学语文课堂发言情况调查表》里看到一半的学生都觉得自己课堂发言的机会不多。以上的种种做法,都不能发挥问题对语文教学的引领作用,它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扼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思维训练更是无从谈起。二、课题界定:基于以上现状,我校语文组在教导处指导下,提出了《农村小学问题引领式学习探究》这一课题。“问题引领式”教学,是在“以学生发展为本”20的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创设平等、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把学习置于问题之中,让学生自主地感受问题、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为学生充分提供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

6、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情感全面发展的一种有效教学模式。本课题组认为“问题引领式教学”是指语文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把握大纲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预设出有针对性、有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引领学生主动走进文本,独立思考,再通过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学习模式,让农村学生在课堂上也能大胆想大胆说。三、课题实施的理论依据: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本来是源自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能较好地说明

7、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主要因素等等。其核心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个人的学习是一个心理过程;学习是一种自发的、有目的、有选择的学习过程;强调学习方法的学习和掌握,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和经验;强调做中学;最好的学习是学会如何进行学习;学习的内容应该是学习者认为是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或经验;学生具有学习潜能并具备“自我实现”的学习动机,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四、可行性分析:课题的提出切合学校的实际,且有许多相关研究均

8、取得了成效。加之学校领导高度重视,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渠道来提高教师素质,在学校资金紧缺的情况下仍大力支持课题研究工作,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语文组的教师虚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