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鉴别与除杂专题复习.doc

物质的鉴别与除杂专题复习.doc

ID:56660501

大小:9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7-02

物质的鉴别与除杂专题复习.doc_第1页
物质的鉴别与除杂专题复习.doc_第2页
物质的鉴别与除杂专题复习.doc_第3页
物质的鉴别与除杂专题复习.doc_第4页
物质的鉴别与除杂专题复习.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质的鉴别与除杂专题复习.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物质的鉴别与除杂专题复习物质的鉴别及除杂一直是中考的热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由于涉及多种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再加上对实验操作等方面的分析与评价、开放与探究,使得本专题内容呈现综合性强、检验学生能力强的特点。笔者谈谈自己的复习思路,与各位同仁一起探讨。一、物质的鉴别物质的鉴别就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把几种物质区分开,其原则是:用最简单的方法,最少的试剂和最明显的现象进行鉴别,以达到简便、快速的最佳效果。所谓最简单的方法是指能用物理方法鉴别的就不要用化学方法鉴别(标明“用化学方法鉴别”的除外),能一次鉴别的就不用多次。所谓最少试剂,就是

2、能用一种试剂鉴别开的就不要用多种试剂。所谓最明显的现象,就是通过实验使各鉴别物质有明显不同的现象产生。专题热点透析题型一、用指定试剂鉴别例1、利用括号内的物质,以及各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仍不能鉴别开来的是(B)A、液体:氢氧化钡、稀硫酸、稀盐酸(酚酞试液)B、气体: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澄清石灰水)C、固体: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水)D、固体:氯化铁、碳酸钡、氯化银(稀盐酸)例2、下列四种溶液,只用FeCI3溶液就能把组内三种溶液区别开来的是(B)A、Ba(NO3)2NaCIHCIB、AgNO3KOHNa2SO4C、MgSO4N

3、aCIH2SO4D、KNO3NaOHBaCI2【点拨】鉴别物质先从物理方法入手,如看颜色,闻气味,看溶解性,看溶解过程中热现象;再从化学角度分析,不同物质其化学性质的差异性。三、不另选试剂的鉴别题例3、不用其他试剂,用最简单的方法鉴别下列物质:①NaOH溶液、②Ba(NO3)2溶液、③CuSO4溶液、④KCI溶液,正确的鉴别顺序可能是(D)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C、④①②③D、③①②④例4、、实验室有A、B、C、D四瓶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硫酸(H2SO4)、饱和石灰水[Ca(OH)2]、氢氧化钠溶液(NaOH)、碳酸钠溶液(Na2CO3

4、)四种物质中的一种。小明认为:不用任何试剂,只要几支试管即可完成鉴别实验。他将四瓶试剂重新编号,并将四种溶液两两混合,部分实验结果记录如下。两两混合A+BB+CC+DA+D实验现象↓↑//则小明可以得到的结果为:A是_饱和石灰水[Ca(OH)2]B是碳酸钠溶液(Na2CO3)C稀硫酸(H2SO4)、是D是氢氧化钠溶液(NaOH)_。【点拨】不加任何试剂鉴别酸、碱、盐溶液,先找有特殊颜色的物质,如含有Cu2+、、Fe3+、Fe2+的可溶性盐,再将其两两混合的现象,如沉淀、气体记录下来,逐一对照物质进行分析。题型三、给出待鉴别物质,确定所用

5、试剂例5、某同学欲一次性鉴别NH4HCO3NH4ClKCl三种肥料,他应加入足量的(B)A、NaOHB、Ca(OH)2C、AgNO3D、HCl例6、有四种固体:CuSO4、Na2CO3、BaCO3、NaNO3,用下列试剂中的一种经过一步实验操作即可将它们鉴别,此试剂是(D)A、水B、NaOH溶液C、NaCI溶液D、H2SO4溶液【点拨】给出待鉴别物质,确定所用试剂,所选的试剂和给出的物质必须产生不同的现象,其中无现象也是一种现象。题型四、开放式鉴别题例7、两瓶无色溶液,一瓶是饱和食盐水,一瓶是蒸馏水,下面是某同学提供的几种鉴别方法:(1

6、)用光学显微镜观察(2)用硝酸银溶液(3)导电性实验(4)用酚酞试液(5)用生鸡蛋(6)蒸发(7)用石蕊试液。你认为可行的是(B)A、(1)(2)(3)(5)(7)B、(2)(3)(5)(6)C、(1)(4)(5)(7)D、(2)(3)(5)(6)(7)例8、只用一种物质就能将稀硫酸、水、澄清石灰水三种无色液体鉴别出来,可供选用的物质是:①PH试纸、②酚酞试液、③稀盐酸、④碳酸钠溶液、⑤石蕊试液,其中能用于鉴别的是(A)A、①②④⑤B、①②⑤C、①②③D、③④⑤【点拨】开放式鉴别题,必须熟悉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二者兼顾,才能不漏答

7、案。二、除杂问题及解法1、物质的除杂就是用适当的方法,把混入某物质里的少量杂质除去,以便获得相对纯净的物质。除杂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不能“玉石俱焚”。即试剂一般与杂质反应,不与要保留的物质反应。但特殊情况下,所加试剂需要和保留物质反应,但最终要转化成需要保留的物质。如除去FeCl3溶液中的NaCl,可加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洗涤→加适量稀盐酸。(2)“不增”、“不减”。即不增加新的杂质,不减少要保留的物质。(3)不污染环境。即要求所选用的除杂方法,不能产生可污染环境的物质。(4)不能“旧貌变新颜”。即除杂结束前,要恢复保留物质的

8、原有状态。(5)连续除去多种杂质,要考虑加试剂的顺序、过量试剂的去除等2、除杂常用方法:物理方法:过滤、结晶、化学方法:把杂质转化为要提纯的物质,或把杂质溶解、或转化为沉淀、气体、水等3、除杂方法的几个优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