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 2.5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学案 新人教A版必修.doc

高中数学 2.5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学案 新人教A版必修.doc

ID:56675295

大小:25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7-04

高中数学 2.5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学案 新人教A版必修.doc_第1页
高中数学 2.5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学案 新人教A版必修.doc_第2页
高中数学 2.5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学案 新人教A版必修.doc_第3页
高中数学 2.5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学案 新人教A版必修.doc_第4页
高中数学 2.5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学案 新人教A版必修.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 2.5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学案 新人教A版必修.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5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1.体会向量方法在几何问题中的应用.2.体会向量方法在物理中的应用.一、向量方法在几何中的应用1.证明线段平行问题,包括相似问题,常用向量平行(共线)的等价条件:a∥b⇔a=λb⇔x1y2-x2y1=0.2.证明垂直问题,如证明四边形是矩形、正方形等,常用向量垂直的等价条件:a⊥b⇔a·b=0⇔x1x2+y1y2=0.3.求夹角问题,往往利用向量的夹角公式cosθ=.4.求线段的长度或证明线段相等,可以利用向量的线性运算、向量模的公式=.1.用向量方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三个步骤是什么?解析:(1)建立平面几何与向量的联系,用向量表示问题中涉及的几何元素,将平面几

2、何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2)通过向量运算,研究几何元素之间的关系,如距离、夹角等问题;(3)把运算结果“翻译”成几何关系.二、向量方法在物理中的应用1.力、速度、加速度、位移是向量.2.力、速度、加速度、位移的合成与分解是向量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运动的叠加也用到向量的合成.3.动量mv是向量.4.功即是力F与所产生的位移s的数量积.2.你能利用向量解决物理上的常见问题吗?试一试:如图所示,一物体受到两个大小均为60N的力的作用,两力的夹角为60°且有一力方向水平,求合力的大小及方向.解析:设,分别表示两力,以,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OACB,则即为合力.由已知可得△OAC为等腰三角形,且∠C

3、OA=30°.过A作AD⊥OC于D,则在Rt△OAD中,

4、

5、=

6、

7、·cos30°=60×=30(N).故

8、

9、=2

10、

11、=60(N),即合力的大小为60N,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角.1.▱ABCD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2,1),B(-1,3),C(3,4),则顶点D的坐标为(B)A.(2,1)   B.(2,2)   C.(1,2)   D.(2,3)2.已知△ABC,=a,=b,且a·b<0,则△ABC的形状是(A)A.钝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3.平行四边形ABCD中,若=,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四边形ABCD是矩形B.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C.

12、四边形ABCD是邻边不相等的平行四边形D.四边形ABCD是邻边不垂直的菱形4.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E为CD的中点,则·=2.解析:先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结合向量数量积知识求解.如图,以A为坐标原点AB所在的直线为x轴,AD所在的直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A(0,0),B(2,0),D(0,2),E(1,2),∴=(1,2),=(-2,2),∴·=1×(-2)+2×2=2.1.一纤夫用牵绳拉船沿直线方向前进60m,若牵绳与行进方向夹角为,人的拉力为50N,则纤夫对船所做的功为________.解析:W=F·s=

13、F

14、

15、s

16、cos=50×60×=1500J.答案:1500

17、J2.河水的流速为2m/s,一艘小船想以垂直于河岸方向10m/s的速度驶向对岸,则小船的静水速度大小为(D)A.10m/sB.12m/sC.4m/sD.2m/s3.已知作用在点A(2,2)的三个力F1=,F2=,F3=,则合力F=F1+F2+F3的终点坐标为(B)A.B.C.D.4.点O是△ABC所在平面内一点,满足·=·=·,则点O是△ABC的(D)A.三角形内角的角平分线的交点B.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C.三条中线的交点D.三条高的交点5.经过P(-2,0)且平行于a=(0,3)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x=-26.已知一物体在共点力F1=(2,2),F2=(3,1)的作用下,产生位移s=,则共点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C)A.4B.3C.7D.2解析:合力F=F1+F2=(2,2)+(3,1)=(5,3),F对物体所做的功为F·s=5×+3×=7.故选C7.如图所示,已知任意四边形ABCD中,E是AD的中点,F是BC的中点,求证:=(+).证明:=++,①=++,②又因为点E、F分别是AD、BC的中点,=-,=-,①+②得2=+,即=(+).8.甲、乙两人同时拉动一个有绳相缚的物体,当甲、乙所拉着的绳子与铅垂线分别成30°和6

19、0°的角时,甲和乙的手上所承受的力的比是(D)A.1∶B.∶1C.1∶D.:1解析:设物体重为

20、G

21、,则

22、F甲

23、=

24、G

25、sin60°=

26、G

27、,

28、F乙

29、=

30、G

31、sin30°=

32、G

33、,∴

34、F甲

35、∶

36、F乙

37、=∶1.故选D.9.如图,在梯形ABCD中,CD∥AB,E、F分别是AD、BC的中点.求证:EF∥AB∥CD.证明:∵在梯形ABCD中,E、F分别是AD、BC的中点,∴+=0.===.∵CD∥AB,∴存在实数λ,使得=λ,==,∴EF∥CD,同理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